期刊文献+

内源性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观察和致病菌分析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了解内源性感染性眼内炎(endogenous infectious endophthalmitis,EIE)危险因素、致病菌属分布及其药敏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3年7月收治的EIE患者21例(25眼)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中发热8例,伴有全身疾病20例(95.24%),其中合并糖尿病19例(90.48%),有眼外感染灶13例(61.90%),其中肝脓肿6例(28.57%),肺部感染5例(23.81%)。病原微生物检测阳性15例(71.43%),其中玻璃体液检测阳性11例(52.38%);革兰阴性杆菌10例(肺炎克雷伯杆菌9例,大肠埃希菌1例),均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替坦和美洛培南敏感,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耐药,1例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头孢他啶中介,余敏感;葡萄球菌3例,均对万古霉素敏感;真菌2例,分别为白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敏感)和博伊德假阿什利菌。双眼EIE者4例,均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EIE患者21例中术前行眼内注射抗菌药物(intravitreal antibiotics,IVA)14例,手术行玻璃体切除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IVA+硅油填充6例、PPV+硅油填充1例,IVA 1例,眼内容物剜除术13例(15眼),破坏性手术率达71.43%。术后随访3~6月,5眼视力提高。结论:EIE主要为细菌感染,肺炎克雷伯杆菌是导致EIE的主要致病菌。玻璃体液联合血液、肝穿刺液、尿液培养可提高病原菌检测阳性率。亚胺培南联合万古霉素可用于EIE的早期经验性治疗。
出处 《交通医学》 2024年第1期78-81,共4页 Medic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二级参考文献66

共引文献4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