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抗战时期重庆沙磁文化区研究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沙磁文化区是中国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作为当时中国西部的文化中心之一,文化区内的学校一边组织进行反空袭斗争,一边鼓励师生们认真治学和努力学习,向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为抗战的胜利贡献了力量。文化区内的艺术家们通过艺术创作等方式向外散播爱国、民主、科学等进步精神,向民众传达抗战必胜的信心,极大地鼓舞了抗日的民心士气。因此,文化区虽然地处抗战大后方,但却是文化和宣传领域的最前沿,起到了先锋和旗帜的作用。
作者 赵祥兵
出处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5期62-65,共4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重庆市沙坪坝区地方志办公室编..抗战时期的陪都沙磁文化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出版社,1989:287页.
  • 2常云平,刘力著..抗战大迁移丛书 乱世飘蓬 抗战时期难民大迁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424.
  • 3张建中主编,重庆市沙坪坝区地方志办公室编著..重庆沙磁文化区创建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384.
  • 4周勇主编..重庆通史 第1册 第2版[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4:557.
  • 5徐辉主编..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丛书 抗战大后方教育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5:371.
  • 6周勇编,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编..重庆 一个内陆城市的崛起[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52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