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是枝裕和电影的艺术表达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是枝裕和作为日本平成一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导演之一,在世界电影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常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细腻克制地对于影片内容进行叙述,其作品能够深入地反映日本现代社会的问题,并在其中融入哲学思考以及人文主义关怀,具有浓厚的导演个人美学风格。本文将以他执导的电影《小偷家族》为例,从该影片的叙事风格、视听呈现、主题三个层面来探讨是枝裕和家庭电影的艺术表达。
作者
魏鹏卓
机构地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韩新媒体学院
出处
《西部广播电视》
2024年第2期156-159,共4页
West China Broadcasting TV
关键词
是枝裕和
美学特征
《小偷家族》
分类号
J91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顾淼..是枝裕和电影的物哀美学研究[D].长安大学,2022:
2
卢怡澄..是枝裕和电影的纪实美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1:
3
任萍.
是枝裕和电影新现实主义美学特征及其创新[J]
.未来传播,2021,28(5):113-119.
被引量:3
4
赵宏涛.
是枝裕和电影的美学风格[J]
.电影文学,2017(4):71-73.
被引量:16
5
是枝裕和,刘夏璇(整理),李昱霄(整理).
坚持拍摄真实的东西——是枝裕和导演创作谈[J]
.电影评介,2020(22):16-19.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吴丽霞.
视角·镜语·策略:日本电影《小偷家族》叙事话语探寻[J]
.电影评介,2020(16):51-54.
被引量:2
2
杨琳.
日本新生代电影导演素描[J]
.当代电影,2001(5):88-98.
被引量:5
3
拉斯-马丁·索伦森,潘源(译).
现实之诗:事实与虚构之间的是枝裕和[J]
.世界电影,2012(1):9-19.
被引量:23
4
王向远.
日本的“哀·物哀·知物哀”——审美概念的形成流变及语义分析[J]
.江淮论坛,2012(5):8-14.
被引量:41
5
李卓.
从家到家庭:跨越三个时代的艰难历程--日本家庭关系演变对照[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3(8):25-29.
被引量:5
6
刘洪岩,杨文浩.
《比海更深》中对白语言的叙事功能分析[J]
.电影文学,2017(13):102-104.
被引量:1
7
是枝裕和,支菲娜.
我不只做电影--是枝裕和访谈[J]
.电影艺术,2017(5):60-64.
被引量:16
8
朱峰,是枝裕和.
生命在银幕上流淌:从《幻之光》到《小偷家族》--是枝裕和对谈录[J]
.当代电影,2018,0(7):71-76.
被引量:25
9
朱晓丰,袁萱.
电影《如父如子》与是枝裕和的审美意识[J]
.当代电影,2018(7):82-87.
被引量:9
10
王梅.
是枝裕和家庭题材电影中的女性悼亡者[J]
.语文学刊,2018,38(4):45-49.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8
1
陈雨婷.
影片《比海更深》“本色”美解读[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34(9):51-54.
2
温晓亮.
《无人知晓》的叙事学分析[J]
.电影文学,2018(8):118-120.
被引量:3
3
龙晓璇.
步履不停——浅析是枝裕和电影的美学风格[J]
.北方文学(中),2018,0(5):254-255.
4
喜君.
日本电影《第三度嫌疑人》的反类型研究[J]
.电影文学,2018(12):155-157.
5
刘扬帆.
浅析是枝裕和《幻之光》的主题思想[J]
.戏剧之家,2019(4):117-117.
6
袁梦.
试论是枝裕和《第三度嫌疑人》中父亲形象的独特价值[J]
.戏剧之家,2019(4):124-124.
7
谈天瑶.
浅析是枝裕和电影中的日式家庭美学[J]
.上海视觉,2018,0(2):19-23.
8
柴冒臣.
《第三度嫌疑人》的存在主义解读[J]
.电影文学,2019(7):138-140.
9
张凯.
是枝裕和的“物哀”审美[J]
.当代电影,2019(5):174-176.
被引量:13
10
胡一杰,崔菱逸.
《幻之光》中的生死课[J]
.戏剧之家,2020,0(5):94-94.
同被引文献
10
1
胡杨.
顾长卫电影中的象征隐喻探究[J]
.参花(下),2017,0(10):131-131.
被引量:1
2
袁萱.
电影中视觉效果的叙事力量[J]
.电影文学,2018(16):33-35.
被引量:1
3
万明莉.
论隐喻与色彩象征意义在电影《心之归属》中运用[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0(8):247-248.
被引量:1
4
赵子健.
电影《花样年华》“含蓄蕴藉”的艺术表达[J]
.科技传播,2019,11(16):174-175.
被引量:1
5
周艳秋.
国产动画电影中的线性叙事与艺术性表达[J]
.电影文学,2023(3):87-90.
被引量:4
6
谭正武.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陶瓷工业设计的融合[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57(6):51-53.
被引量:2
7
吕怡萱,方一博.
陶瓷艺术在商业视觉传达上的应用分析[J]
.佛山陶瓷,2023,33(11):144-145.
被引量:2
8
董彦灵,王建英.
传统陶瓷艺术的当代传承[J]
.山东陶瓷,2024,47(3):18-22.
被引量:1
9
覃黎丽.
多重隐喻与视觉审美的空间探赜[J]
.中国陶瓷工业,2024,31(2):57-59.
被引量:1
10
朱小军.
电影《英雄》画面的色彩设计及其文化隐喻[J]
.芒种(下半月),2015,0(12):117-11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陈雪.
电影中视觉叙事与艺术表达的辩证关系[J]
.电影文学,2024(19):91-95.
2
周雯雯.
陶瓷元素在导演作品中的象征与隐喻研究[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4,58(9):88-89.
1
李雪威.
家庭电影《流水落花》的影像构型[J]
.电影文学,2023(24):135-137.
2
吴丽珊.
基于虚拟现实的用户界面设计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3,19(33):81-83.
3
李原.
贾玲春节档放大招[J]
.财经天下,2024(3):33-37.
4
秦煦.
地域电视剧的创作实践与经验——电视剧《珠江人家》专家研讨会侧记[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4(2):131-133.
5
石磊.
新文化消费视域中的电影发展[J]
.电影文学,2024(2):96-96.
6
马克D.约翰逊.
《万里千寻》:1949年后的张大千人生一瞥[J]
.艺术品鉴,2024(2):152-155.
7
张淑云,韦晶莹.
时代精神价值的守望与凝思——评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回响》[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5):1-5.
8
米滢静,崔玉婷.
基于镜像理论对《河边的错误》的解读[J]
.西部广播电视,2024,45(2):133-136.
9
刘菁菁.
《掬水月在手》:联想与想象的诗意表达[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23(6):33-35.
被引量:1
10
张慧瑜.
《刀尖》:从密室到山林的双重空间[J]
.电影艺术,2024(1):90-93.
西部广播电视
202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