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沈从文与胡也频爱欲书写的互文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沈从文与胡也频在交往最紧密的时期,文学创作上也相互影响。两位作家在爱欲书写上存在具体文本间的互相指涉和互相映射,即互文性。引入互文性的视角,不仅在于分析二者爱欲书写的相似之处,更大的意义在于发现文本之间的异质性。这不仅体现出相似文本的不同气质与内涵,更表现出两位作家各自的创作兴趣、创作特点,以及对于当时文学语境的各自回应。
作者
刘子婷
机构地区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1期57-60,共4页
Aesthetics
关键词
沈从文
胡也频
爱欲书写
互文性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9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李玉平.
互文性新论[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11-117.
被引量:97
2
沈从文著..沈从文全集 第19卷 书信[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483.
3
沈从文著..沈从文全集 第20卷 书信[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483.
4
胡也频著..一幕悲剧的写实[M].上海:中华书局,1930:136.
5
路杨..“爱欲书写”:1920年代中后期新文坛小说风尚研究[D].北京大学,2013:
6
(美)金介甫(Jeffrey,C.,Kinkley)著..他从凤凰来 沈从文传[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8:406.
7
李向东,王增如著..丁玲传 上[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5:414.
8
胡也频..胡也频选集 下[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1156.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程锡麟.
互文性理论概述[J]
.外国文学,1996(1):72-78.
被引量:379
2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被引量:144
3
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被引量:95
4
阿瑞提.创造的秘密[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被引量:7
5
托马斯·库恩 范岱年 纪树立译.必要的张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被引量:47
6
哈罗德·布鲁姆 徐文博译.影响的焦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被引量:8
7
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被引量:24
8
李幼蒸.《市场化时代人文理论的危机》,http://www.youzhengli.com/gb/critical/d01.htm.
被引量:1
9
Julia Kristeva,"Word,dialogue and novel",The Kristeva Reader,ed.Toril Moi,Oxford:Basil Blackwell,1986.
被引量:1
10
贡布里希.木马沉思录--艺术理论文集[M].徐一维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96
1
董朝县.
电影《贞贞》与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的互文性解读[J]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3,36(6):82-85.
2
赵梦楠.
论小说《风雅颂》互文性的三个维度[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0(4):243-244.
3
冯雪,官德华.
美剧《童话镇》的互文性读解[J]
.海外英语,2020,0(3):170-171.
4
杨倩.
对舞剧改编的互文性思考——以小说《红楼梦》为核心[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3(5):141-146.
5
曾艳兵.
关于“幽灵批评”的批评[J]
.文艺理论研究,2015(1):166-174.
被引量:10
6
龙江华.
互文性理论与公示语的汉英翻译[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4):84-86.
被引量:11
7
刘迎春,王海燕.
互文性理论与中国古典法律英译的契合--以《唐律》为个案研究[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6(2):69-74.
被引量:1
8
苏珊.
互文性在文学中的意义网络及价值[J]
.中州学刊,2008(3):221-223.
被引量:4
9
舒开智.
传统影响研究与互文性之比较[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5):74-78.
被引量:2
10
舒开智,张丽.
互文性与文学经典[J]
.阴山学刊,2009,22(6):22-25.
被引量:3
1
刘锟,高震南.
洛谢夫的音乐哲学散文及其爱欲书写——以《柴可夫斯基三重奏》为例[J]
.俄罗斯文艺,2023(2):4-17.
2
姚亮.
与命运修好:余秀华爱欲书写的心理逻辑[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9(6):162-174.
3
编后记[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23(4).
4
李国华.
革命在“叙述”中隐现——柔石《为奴隶的母亲》细读[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22(5):99-107.
5
张猛.
“俄罗斯爱欲”与爱普施坦新著《爱欲:爱与性之间》[J]
.外国文学,2024(1):121-130.
被引量:1
6
余凡,卫俐米.
自由主义文人对左翼作家的审视--以徐志摩和邵洵美的《珰女士》为中心[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9(1):52-59.
7
张继荣.
曹文轩的美学乌托邦及限制[J]
.惠州学院学报,2024,44(1):86-91.
8
董朝县.
电影《贞贞》与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的互文性解读[J]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3,36(6):82-85.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