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下南洋》长于刻画令人惊艳的差异感,这种差异感存在于不同时空之中、不同物种之间,也在诗中许多意想不到的字里行间跃然纸上,但同时是贴近生活本身的真实,只是这种生活的真实因常常容易被我们忽略,被留心的作者如海边贝壳般捡拾进诗歌中方才显出新奇。全书集中笔力所书写的对象是草木幽深、万物灵动的异国南洋与边睡南方,但诗歌结尾落笔处的写作地点却并非理所当然的北回归线以南,而是相隔数千里的遥远北方。相较于当时当地即兴信笔速写,作者更习惯于旅行之后、南渡北归之后,在一路流浪的热闹与喧嚣退却之后,沉静下来,隔着漫长的时间与空间距离回望这段旅程,在事后的回忆中进行当时的沉浸与此时的反思,因此作者的诗歌即使显示出全身心投入的飞蛾扑火非死不止的热情,也总带有一种事件尘埃落定、沧海桑田之后旁观者的反省、清醒、逍遥与超然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