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氨氮的干扰因素分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氨氮含量,并对相关干扰因素的消除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亚硝酸盐、还原性物质、挥发性有机物等会对氨氮的测定产生正干扰,其干扰可在pH值≤2的条件下加热去除,加标回收率可达98.5%~101%。对于较难挥发的有机物,还可以采用预蒸馏的方法消除干扰。
作者
于萍
机构地区
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出处
《海峡科学》
2023年第10期105-107,134,共4页
Straits Science
关键词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氨氮
干扰因素
分类号
O657.3 [理学—分析化学]
X832 [理学—化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6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7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代阿芳,黄依凡,范慧,赵宣委,王祖林.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下水中亚硝酸盐氮、氨氮、硝酸盐氮[J]
.化学分析计量,2020,29(1):75-78.
被引量:15
2
刘琳娟,李丽,汤春艳,胡小玲,纪灵娴.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印染废水中氨氮的影响因素[J]
.环境监控与预警,2017,9(1):38-41.
被引量:10
3
龚娴,陈芬,邱兰.
环境监测中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质氨氮的应用研究[J]
.绿色科技,2017,19(18):117-119.
被引量:9
4
贺琳杰,屈撑囤.
水体中氨氮去除技术研究进展[J]
.广州化工,2021,49(8):17-19.
被引量:12
5
殷善学.
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氨氮时样品溶液pH值对分析结果的影响[J]
.化工设计通讯,2019,45(6):150-150.
被引量:1
6
徐文.
连续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的应用研究[J]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9,25(1):43-45.
被引量:12
7
张阳,陈小军.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氨氮研究进展[J]
.绿色科技,2020(24):78-80.
被引量:9
8
石瑛.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的注意事项及改进措施[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2,40(7):121-123.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66
1
陈小罗,谭帅,谭龙奇,叶鹏.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中氨氮的方法验证[J]
.工业技术创新,2021,8(6):10-14.
被引量:6
2
彭霓如,何敏奇.
水解反硝化和生物催化法处理焦化污水[J]
.山东冶金,2005,27(z1):135-139.
被引量:2
3
曾巾,杨柳燕,肖琳,尹大强,秦伯强.
湖泊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微生物的作用[J]
.湖泊科学,2007,19(4):382-389.
被引量:86
4
潘本锋,韩润平,鲁雪生,王晓燕,李莉娜.
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氨氮时样品溶液pH值对分析结果的影响[J]
.环境工程,2008,26(1):71-73.
被引量:40
5
丁绍兰,屈振宇,杨鹏.
改性核桃壳吸附废水中氨氮的机理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S2):277-281.
被引量:19
6
吴迪,陈建平,徐慧慧.
农田土壤水中氨氮测定问题讨论[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S2):499-501.
被引量:7
7
岳银玲,樊荣涛,张岚,鄂学礼.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试验条件的试验研究[J]
.卫生研究,2010,39(1):94-96.
被引量:21
8
何流,宋国强,尚吟竹,胡光济,张维昊.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在环境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0,46(6):705-711.
被引量:13
9
詹晓燕,刘臣辉,范海燕,吕信红.
水体中氨氮测定方法的比较——纳氏试剂光度法、靛酚蓝比色法[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1):132-134.
被引量:28
10
娄明华,孙晓斌.
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亚硝酸盐氮的不确定度评定[J]
.能源与环境,2011(5):60-61.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57
1
周梦然,冀秋燕,张晓云.
燃料电池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J]
.环境工程,2023,41(S01):47-51.
2
陈军,谢鹏程.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与纳氏试剂分光法测定氨氮的比对研究[J]
.环境与发展,2017,29(7):144-144.
被引量:4
3
白瑞.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实现与优化[J]
.环境与发展,2017,29(7):183-184.
被引量:2
4
马春阳,田超.
CFA与GPMAS在炼油污水氮化合物快速检测中的应用比较[J]
.净水技术,2018,37(10):74-78.
5
李福君.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应用于废水中的氨氮测定[J]
.当代化工研究,2018(12):111-112.
被引量:4
6
周富强.
现代分析技术在水质氨氮监测中的应用分析[J]
.化工管理,2019,0(17):48-49.
被引量:1
7
贺丽.
流动注射分析在水环境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金属通报,2019(10):228-229.
被引量:3
8
吕保玉,白海强,潘艳,蓝月存.
土壤氨氮提取条件及其分析方法创新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3):141-143.
被引量:2
9
徐晓,郝桂娟,郭利攀,邢丽丽,宋婷.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酱腌菜中亚硝酸盐[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15):5252-5257.
被引量:1
10
张臻宇.
连续流动分析法和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表水氨氮的比较研究[J]
.环境与发展,2020,32(11):87-88.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20
1
李林璘,李韬,魏明明.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氨氮的检出限的不确定度评定[J]
.工业计量,2023,33(S01):87-88.
被引量:1
2
臧平安.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氨氮[J]
.宝钢技术,1996(1):49-52.
被引量:14
3
何流,宋国强,尚吟竹,胡光济,张维昊.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在环境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0,46(6):705-711.
被引量:13
4
解瑞丽,周启星.
丙烯酰胺的环境暴露、生态行为与毒理效应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2013,32(5):1347-1354.
被引量:32
5
李体文,王慧敏,魏朝俊,赵建庄,贾临芳,梁丹.
乙草胺农药厂周围土壤和农作物污染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J]
.农药学学报,2013,15(6):686-691.
被引量:7
6
刘开国,陈武强.
东圳水库流域氮源污染调查[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8(12):309-311.
被引量:4
7
陈宏,刘翔,卢欣,林朋飞,蒋晶.
某化工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特征分析[J]
.油气田环境保护,2017,27(1):21-24.
被引量:12
8
宗刚,杨凯.
资源化回收废水中氨氮的研究进展[J]
.应用化工,2016,45(12):2336-2338.
被引量:12
9
郭松,喻华,陈琨,曾祥忠,樊红柱,涂仕华,秦鱼生.
稳定性尿素对川中丘陵区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下作物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18,31(5):1006-1012.
被引量:9
10
吕晓立,韩占涛,张海岭,孔祥科,宋乐,李海军.
某典型化肥厂污染场地地下水中氨氮污染特征及成因[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32(12):176-182.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2
1
叶春丽.
基于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的水中氨氮测定干扰因素分析[J]
.大众标准化,2024(9):182-184.
2
杨登,王卉,陈英,杨海荣.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氨氮干扰物质影响分析[J]
.绿色科技,2024,26(18):110-114.
1
吴巍,赖晓晨,刘玲,李宝忠,单广波.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氨氮质量浓度不确定度评定[J]
.当代化工,2023,52(8):1947-1949.
被引量:1
2
刘刚伟,王兰兰,张华静,杨莹,王潇.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研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2023(10):78-81.
3
李海花,高步良,冯伟,张超,徐斌,车呈俊,孙磊,张国强.
基于微波消解—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催化剂中钯含量[J]
.大氮肥,2023,46(4):281-284.
4
朱建雄.
关于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蒸馏方法的改进[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2023(8):159-162.
5
王树加,颜舒畅,王闻,范炜林,陈佩丽,苏秋成.
离子色谱法测定厌氧发酵液中盐分、钾和氨氮[J]
.冶金分析,2023,43(7):83-89.
6
宋永超,石敬华,王桂勋,谭伟,张靖瑜,王文雷,赵伟.
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测定中硫酸汞掩蔽氯离子的影响因素[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23,59(8):875-882.
被引量:1
7
柴江君.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氨氮预蒸馏方法的改进[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3,4(12):29-31.
被引量:1
8
赵丹,侍猛,张超,张世安.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对水中硫化物的测定及应用[J]
.水利技术监督,2023(11):34-37.
被引量:2
9
刘广鹏.
CO与C_(2)H_(2)对定电位电解法测定废气中二氧化硫的协同影响探究[J]
.化学与粘合,2023,45(6):572-575.
被引量:1
10
周敬峰,朱红霞,王婷,姜丽,金淑聪,胡佳欣.
无特殊前处理条件下清洁水中低浓度氨氮测定方法的比对[J]
.中国环境监测,2023,39(5):218-225.
被引量:5
海峡科学
2023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