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新时代“爱人民”公德的理论之蕴与现实之境

On the Theoretical Implication and Reality of the Civic Virtue of "Love for the People"in the New Era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爱人民”是我国宪法倡导的基本公德之一。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二者在个体层面存在着较大程度的交集。因此,“爱人民”既要爱“人民”这一整体,也要爱社会交往中每一个“人民的一员”。由于社会地位和社会分工的不同,公民中的不同群体践行“爱人民”有着不同的道德规范。公务员“爱人民”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恪尽职守、依法行政,廉洁奉公、不徇私情,弘扬正气、去蠹如仇。普通公民“爱人民”要做到友善为本、互助为要,尊重他人、勿损人利,接人以礼、处事依规,尊老爱幼、救急解难,和以修睦、义以制恶。在现实实践中,“爱人民”面临着三大突出难题:现实中人们政治行为和法律行为的多样化导致人民成分的复杂化,个别时期、个别地区以“人民的名义”行不义之实导致对“爱人民”认识复杂化,“爱人民”的地方制度保障不够完善导致“爱人民”效果差异化。不断地解决这些难题,才能更好地增进人民的幸福生活。
作者 张晓渝 Zhang Xiaoyu
出处 《道德与文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27,共10页 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CZX056)。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共引文献4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