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主体性哲学的嬗变与反思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主体性哲学反映的是人对主体与客体关系的一种自我意识。人类从前现代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主体性哲学经由自然性、宗教神性向人的主体性演变。在现代性发育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的“物化性”“自在自为”性和“通约性”造成了主体性资本的虚假幻象。当前,人类正处于以“物的依赖性”为主导的社会形态,只有在变革生产关系的同时,对资本精神进行积极的扬弃,才能回归人的本质: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主体性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彰显人民性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取向,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哲学的应有之义。
作者 雷芳
出处 《西部学刊》 2023年第7期56-59,共4页 Journal of Western
基金 安徽省社科联攻关研究类课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哲学意蕴研究”(编号:2020CX027)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美)赫希曼著..欲望与利益 资本主义胜利之前的政治争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159.
  •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96.
  •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 4罗伯特·阿尔布瑞顿..政治经济学中的辩证法与解构[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 5汪民安,陈永国,张云鹏主编..现代性基本读本 上[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38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