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解湖北省杂交棉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和品质形成的贡献,以2006―2019年湖北省审定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为研究对象,对皮棉产量、纤维品质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及演变情况进行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9年湖北省审定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农艺性状、皮棉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变异幅度不大,变异系数均在8%以下;聚类分析发现,当欧氏距离值为5.5时,41个品种可分为4类,分别包含2个、8个、14个和17个品种,亲缘关系相近的审定品种明显聚集。相关分析发现,单株结铃数、霜前花率、单株果枝数与皮棉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生育期、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与皮棉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株高、铃重、衣分、马克隆值和籽指与皮棉产量的相关性不显著;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与断裂比强度、生育期和籽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皮棉产量、马克隆值和霜前花率呈极显著负相关;断裂比强度与生育期和籽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霜前花率和皮棉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马克隆值与衣分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发现,单株果枝数、单株结铃数和霜前花率3个性状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其中霜前花率对皮棉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对皮棉产量的间接作用表现为单株结铃数>单株果枝数>霜前花率。因此,通过增加单株果枝数、单株结铃数和霜前花率,能够有效提高杂交棉皮棉产量,影响纤维品质的主要因素为霜前花率、生育期、籽指、皮棉产量和衣分;若要选育出突破性的杂交棉新品种,必须创新种质,加强对棉花经济性状杂种优势的研究。
作者
闫振华
黄晓莉
赵树琪
张华崇
戴宝生
李蔚
Yan Zhenhua;Huang Xiaoli;Zhao Shuqi;Zhang Huachong;Dai Baosheng;Li Wei
出处
《中国棉花》
2022年第11期17-24,共8页
China Cotton
基金
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项目(2021-620-000-001-06)
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棉花产业技术体系(CARS-15-39)
湖北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2018ZYYD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