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五代张全义后世形象的流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旧五代史》中形塑了张全义偏向正面的历史面相,与之相反的却是在《新五代史》中对于张全义的评价多具贬义。正是受“忠”的观念的影响,才有如此反差。以至于到清代中期,张全义仕宦多朝而“不忠”的人物形象已成社会共识。但又因张全义曾劝农抚民,故而其又被当作劝农的代表而予以宣扬。由此张全义的后世形象流变为正反两种不同的历史面相。此现象背后的原因则是,不同时代的评判标准不同,致使人们对于过往历史以当代标准进行形塑和认知。
作者
李碧
机构地区
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
出处
《今古文创》
2022年第48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五代
张全义
后世形象
“忠”的观念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1
王安宇.
从“慢于鬼神”到“暴虐迁鼎”——试析纣王历史负面形象变化的过程[J]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9,0(1):57-66.
被引量:1
2
(明)李贽著..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20册.
3
傅璇琮,徐海荣,徐吉军主编..五代史书汇编 7[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4180.
4
闫建飞.
京藩之间:张全义的洛阳经营与社会关系网络的展开[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1(5):69-80.
被引量:2
5
(清)徐松辑,高敏点校..河南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4:250.
6
(元)脱脱等撰..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7
(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 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5:1140.
8
陈植锷著..北宋文化史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576.
9
(元)脱脱等撰..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2906.
10
王子今著..“忠”观念研究 一种政治道德的文化源流与历史演变[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370.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贾鸿源.
再造长安:唐末洛阳宫城更名史事发微[J]
.唐史论丛,2020(1):396-416.
被引量:2
2
萧庆伟.
田舍翁的本色[J]
.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2(3):59-59.
被引量:1
3
诸葛计.
张全义略论[J]
.史学月刊,1983(4):39-43.
被引量:2
4
齐帆.
张齐贤与张全义关系辩证(读史札记)[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2(2):110-110.
被引量:1
5
司马俊堂,岳梅,乔栋.
洛阳伊川后晋孙璠墓发掘简报[J]
.文物,2007(6):9-15.
被引量:18
6
[2]刘籧.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6.
被引量:2
7
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被引量:38
8
薛居正.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被引量:35
9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
被引量:41
10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1552.
被引量:41
共引文献
7
1
胡安徽.
张全义农业思想初探[J]
.农业考古,2013(1):113-115.
被引量:1
2
彭明旭,何伶,邹啸鸣.
中国古都衰落原因的综述与分析[J]
.唐都学刊,2019,35(1):84-91.
被引量:1
3
俞可平.
“死人的政治”还是“活人的政治”——传统谥法的政治学意义[J]
.文史哲,2019(1):40-50.
被引量:7
4
冯兵.
二十世纪以来隋唐五代城市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云梦学刊,2016,37(5):5-19.
被引量:3
5
闫建飞.
京藩之间:张全义的洛阳经营与社会关系网络的展开[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1(5):69-80.
被引量:2
6
王浩淼,徐梓又.
试析明代藩王赐谥制度[J]
.武陵学刊,2022,47(4):113-118.
7
闫建飞,肖靖可.
2010年以来藩镇研究的动向[J]
.唐宋历史评论,2022(2):267-279.
1
张弛.
郭威“倒用留守印”事考辨[J]
.中国史研究,2022(4):192-196.
2
姜翼飞.
新时期以来工业题材电影的工人形象流变[J]
.电影文学,2022(19):65-69.
3
侯雨彤.
先秦诸子论辩中人物形象对思想的承载——以伯夷、叔齐在儒、道、法三家的形象流变为例[J]
.今古文创,2023(1):49-51.
4
张智中.
学术性译诗与文学性译诗:汉诗英译的两种策略[J]
.语言与文化论坛,2022(2):13-22.
5
杜锦湖.
为什么要自省[J]
.小学生学习指导,2022(33):1-1.
今古文创
2022年 第4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