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蕺山学派与宋明伦理思想发展的转折

Jishan School and the Turning Point of the Evolution of Ethical Thoughts during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蕺山学派是明末清初思想流派中有重要影响的儒家学派,以刘宗周(蕺山)为首,陈确、黄宗羲、张履祥为主要代表。蕺山之学融贯宋明先儒以心、性为宗的伦理阐微,包含“心”融入理气的道德本源论、以“独”统心性的道德本体论、“慎独”迁善改过的道德修养论等伦理思想。蕺山学派在修正和总结宋明伦理思想的基础上,试图打破传统心性二分的学派纷争,重建道德体系架构,在宋明伦理思想发展中有重大转折意义,对明清之际伦理思潮的转向也有过渡承启作用。
作者 陈睿瑜 CHEN Rui-yu
出处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71,共7页 Studies in Ethics
基金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蕺山学派与明清之际伦理思潮演变研究”(17YBQ006)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 1吴光执行主编,(清)黄宗羲著,吴光校点..黄宗羲全集 第3册 宋元学案 1[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93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