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现今的火星是一个寒冷的沙漠星球,磁场几近消失,缺少火山活动,大气稀薄缺氧,遭受强烈的太阳和宇宙射线辐射,不适宜生命的生存和繁衍.尽管如此,它却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为相似的天体:大区域的磁异常条带和局部残余磁场、高耸的火山、广泛分布的干河床等流水地貌、大量的湖泊和古海洋遗迹等(Baker et al.,1991;Carr and Head,2003;Carr,2006;Michalski et al.,2022),都指示火星可能曾经有过类似地球的全球性磁场、强烈的火山活动、浓厚的大气和暖湿的宜居环境.可见,火星的地质活动类型、强度和外部环境发生过巨大的变化,可能是地球未来的写照.因此,对火星地质环境及其演变历史的研究,不仅对认识火星的宜居性和地外生命探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研究地球的宜居性演变趋势也意义重大“.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的成功实施揭开了中国行星际探测的序幕(万卫星等,2019),规划中的“天问三号”将开展火星采样返回,因而对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和成果应用,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潘永信和王赤,2021),也是我国行星科学发展的重大机遇.
出处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792-3793,共2页
Earth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