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汉语大词典》商补七则——兼谈出土文献对《汉语大词典》的补正作用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汉语大词典》在收词时注重古今兼收、源流并众,是一部规模宏大、卷帙浩繁的语文工具书。由于书证搜集难度大、编纂时间有限等客观条件影响,《汉语大词典》的编纂难免存在少量问题,如书证滞后、书证单薄、未辨别出借义、义项缺失等。这些问题可据《清华简》《包山楚简》《睡虎地秦简》等出土文献进行补正。文章以“三监”“復”“皮”“回”“蜀”“客”“才”七则为例说明出土文献对《汉语大词典》的补正作用。
作者 韩彩莹
出处 《汉字文化》 2022年第21期75-78,共4页 Sinogram Cultur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编..包山楚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78.
  • 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编..望山楚简[M].北京:中华书局,1995:151.
  • 3洪笃仁.《汉语大词典》的收词原则与指导思想[J].辞书研究,1986(6):25-35. 被引量:9
  • 4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 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93.
  • 5王宁主编..古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536.

共引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