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北京建设国际戏剧中心基础良好,突出特点有三:一是文化政策制定及时,区位优势凸显;二是文化资源丰富,既有品牌持续发力;三是主题鲜明、内容多元的“会馆有戏”品牌精彩亮相。不过,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与国际知名戏剧中心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对此,笔者建议探索实施政策引导和专项扶植机制,多出人才、精品和品牌,发挥市属文艺院团精品创作主力军作用,积极培育多元演出空间,多维推动演艺与科技融合发展,持续做好“上云用数赋智”。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7-90,共4页
Sichuan Drama
基金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戏曲史(北京卷)”(项目编号:19ZD06)
2021年度北京市文联基础理论课题研究项目“北京地区戏曲传播创新研究”(项目编号:BJWLYJB04)
2022年度北京市文联文学艺术创作扶持专项资金项目“评论专著《当代戏剧的理性审思》”(项目编号:Y24)
2022年度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激励课题“北京地区戏曲传播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2C70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