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宋元时期通俗宗教美术中的民间女性独立半身画像,往往通过“以色设缘”实现劝善戒恶、宣扬佛法的功德。在构图、设色、人物相貌、衣着样式甚至画幅寸法等各方面都与之一脉相承的莺莺像,在创作之初沿袭唐元稹《莺莺传》中的“忍情”说,同样承载着“避女情无放逸”的箴戒功能。二者的创作和传播曾与“寺院”这个空间场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及至明清以降,此类民间女性的独立半身画像才渐落至“玩目”之用,并因其“动人情处未曾描”而渐微。
出处
《中国美术研究》
2022年第1期139-146,共8页
Research of Chinese Fine 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