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传统民居建筑空间是现代建筑学的研究重点,如何定义空间、描述其生成机制和本质属性,成为研究的核心问题。晋中民居空间作为活动发生的场所,作为人与人之间的过渡和衔接,反映物质空间和社会行为相互作用的机制,随着社会的进步,呈现出动态发展态势。动态发展的原因有地形地貌的变迁、居住模式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文章分析晋中当地部分典型的民居建筑,结合居住空间的平面研究其空间的比例、围合方式和复合式院落的形制,通过分析生活空间与活动空间形态的改变,总结出晋中民居内部空间形态发展的三种模式——空间与诉求、空间与材质、空间与信仰,从微观的民居空间形态研究,探寻时代语境下晋中民居空间形态发展的动因及具体表现。
作者
丁念念
肖红
梁晶
Ding Niannian;Xiao Hong;Liang Jing
出处
《艺术科技》
2022年第14期41-43,共3页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金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江苏红色文化传承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创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SJA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