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情感传播视域下党媒视频内容生产研究——以抖音号“长城新媒体”为例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随着媒介社交化和移动化的发展,碎片化、互动化的信息更容易产生较大范围的传播。这种媒介与受众关联的转变无疑是对传统党媒自上而下、封闭式的信息传播模式的解构,因此,为了解决这一传播难题,大量党媒开始通过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传播信息,并取得不俗成绩。文章基于情感传播理论,以抖音号“长城新媒体”为例,分析其内容生产的情感修辞及效果功能。
出处 《传播与版权》 2022年第8期7-9,13,共4页
基金 2022年河北省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资助项目“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影像书写策略”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XZZSS2022001)。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法)莫里斯·哈布瓦赫(Halbwachs,M.)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 2史可扬著..影视与传播学丛书 影视批评方法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295.
  • 3李黎明主编..传播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161.
  • 4邱林川,陈韬文主编..新媒体事件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25.
  • 5蒋晓丽,何飞.情感传播的原型沉淀[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5):12-15. 被引量:81
  • 6张志安,黄剑超.融合环境下的党媒情感传播模式:策略、动因和影响[J].新闻与写作,2019,0(3):78-83. 被引量:77
  • 7马杰伟,张潇潇著..媒体现代 传播学与社会学的对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07.
  • 8韦路,丁方舟.论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研究转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3(4):93-103. 被引量:225

二级参考文献51

  • 1田秋生.市场背景下制约党报新闻生产的三重逻辑[J].国际新闻界,2009,31(2):69-74. 被引量:9
  • 2延俊荣,戴建东.论隐喻建构的基础[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2):136-139. 被引量:6
  • 3刘海龙.当代媒介场研究导论[J].国际新闻界,2005,27(2):53-59. 被引量:62
  • 4[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被引量:2
  • 5[英]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献》,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38页. 被引量:3
  • 6[德]卡尔·曼海姆.《卡尔·曼海姆精粹》,徐彬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被引量:1
  • 7L. A. Lievrouw & S. Livingstone(eds. ), Handbook of New Media . Social Shaping and Consequences of ICT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imited, 2006. 被引量:1
  • 8[西班牙]曼威·卡斯特,陈韬文等.《中国,传播与网络社会》,见陈韬文,黄煜,马杰伟等编.《与国际传播学大师对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7-32页. 被引量:1
  • 9W.J. Potter, R. Cooper & M. Dupagne,"The Three Paradigms of Mass Media Research in Mainstream Communication Journals," Communication Theory, Vol. 3, No. 2(1993), pp. 317 - 335. 被引量:1
  • 10[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 被引量:2

共引文献377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