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青春版《牡丹亭》自面世以来就以持续的生命力活跃在世界舞台上,打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存主要靠保护与扶持的局面,成为传统戏曲及其经典剧目再现舞台的成功范例。在后非遗时代的当下,对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与梳理可以发现,创作上的取舍有度与创新有心,传播上的宣传在先与青年为主,都是新时期的昆曲乃至其他剧种创作与传播值得借鉴与学习的成功之处。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52,共3页
Sichuan Drama
基金
2021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昆曲溯源研究”(项目编号:2021SJA14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