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说文解字》中“示部”字的文化研究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自《说文解字》问世以来,一直对后世产生影响。文章通过简单介绍《说文解字》体例,并结合前人对“示”部六十七字分类解析,对“示”部六十七字重新分等划分,并通过分类汇总,对“示部”字背后的文化意义深入探讨。前人对“示部”字研究,多从历时角度,以祭祀为线,集中展示了祭祀文化由原始宗教行为向伦理化与世俗化发展。“示部”字研究至今,近乎所有学术研究只探究祭祀文化,注重先民对“神”产生的行为特点。而“神”是怎么产生的,“神”是如何对古代先民进行反馈,古代先民又是如何解读所谓“神”表现出的征兆?针对此三点,从共时角度出发,以探究小篆形成之前这一阶段的文化特点,不止局限于祭祀文化,同时对“神”的概念认知以及吉凶文化进行探讨。
作者 刘斌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第8期92-95,共4页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王文锦译解..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478.
  • 2(南朝梁)宗懔撰,宋金龙校注..荆楚岁时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172.
  • 3(唐)欧阳询撰..艺文类聚[M].北京:中华书局,1965:1733.
  • 4陈哲..祭祀文化与《说文解字·示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 5(汉)刘向集..战国策 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634.
  • 6雷汉卿.《说文》“示部”字所反映的古代宗教文化释证[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67-73. 被引量:13
  • 7(清)王筠撰..说文句读[M],1983:580.
  • 8陆宗达著..说文解字通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232.
  • 9(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918.
  • 10侯云龙著..表解古代汉语[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256.

共引文献12

同被引文献2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