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传统与现代的对话:罗奇伯格《第三弦乐四重奏》音乐分析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西方20世纪70年代,新浪漫主义音乐潮流逐渐兴起,美国作曲家乔治·罗奇伯格作为新浪漫主义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第三弦乐四重奏》在音乐界引起了轰动,并奠定了其在这一时期的重要地位,该作品反映出罗奇伯格将调性音乐与现代创作思维相结合的创作风格特征,通过对罗奇伯格《第三弦乐四重奏》的分析,探讨了这部作品中调性与无调性音乐的音高组织方式,以及他们二者有机融合的创作手法。
作者 方晓曼
机构地区 安徽师范大学
出处 《黄河之声》 2022年第4期77-79,共3页 Song of The Yellow River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40

  • 1钟子林.国外音乐动向之一新浪漫主义[J].人民音乐,1987(6):38-40. 被引量:1
  • 2琼纳森.克雷默,蒋存梅.音乐后现代的特点及起源[J].中国音乐学,2005(1):130-137. 被引量:3
  • 3Christine Ammer.Neoromanticism[M].The Harperdictionary of music[M].2nd ed.New yourk:Harperand Row.1986:260. 被引量:1
  • 4Campbell,Mary Rameake.Tonal Reform or Radical Tonal-ity?A Study of Neoromanticism in American Music,withan Emphasis on the Music and Thought of George Roch-berg,David Del Tredici,and Stephen Albert[D].The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1994:47. 被引量:1
  • 5鲍桑葵.美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9. 被引量:1
  • 6转引自(美)彼得.斯.汉森.二十世纪音乐概论:上[M].孟宪福,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150. 被引量:1
  • 7勋伯格.和声学[M].罗忠镕,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vii. 被引量:1
  • 8(法)让-弗.利奥塔.后现代与公正游戏[M].谈瀛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22. 被引量:1
  • 9[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西方音乐史》,余志刚(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9月. 被引量:2
  • 10【奥】阿诺德·勋伯格、茅于涸(译):《勋伯格:风格与创意》,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年版,第100页. 被引量: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