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如果说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研究中,马克思还只是在历史现象学的构境中运用科学的异化概念来分析复杂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事物化畸变现象,那么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则开始在他的经济学研究中确立一种全新的劳动异化理论。不过,与《巴黎笔记》时期的人本主义劳动异化史观不同,这是一种建立在狭义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历史现象学批判构境,也是一种在全新的科学批判认识论的系统塑形中透视经济物相化的更深一层的批判话语,我们可以将其称为科学的劳动异化批判构式Ⅲ。但长期以来,马克思的这一重要理论贡献却被严重遮蔽和忽视了,从而造成了科学的劳动异化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的“认识论障碍”。为此,本文主要呈现了马克思劳动异化批判构式Ⅲ的前四个构境层面:第一个构境层面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条件的异化,它是资本支配和压榨雇佣劳动的内在前提;第二个构境层面是劳动能力的自我异化,它是雇佣劳动关系的本质;第三个构境层面是劳动协作中联合关系的异化,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性生成;第四个构境层面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分工的结合关系异化为资本的统治力量。
出处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7-62,共16页
Marxism & Reality
基金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数字化马藏工程”[项目编号:18JJD710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