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七律者何”再议
Further discussion on the essence of Qi Lü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七律"的前后文逻辑进行分析,以及对曾侯乙编钟、编磬上的各国律名进行比较,认为"七律"所指的蕤宾、嬴孠、韦音、应音、姑洗(宣钟)、穆音(太簇)、浊姑洗这七个律为标准音高,与诸如十二律律名的概念不同,在层次上高于各国律名。
作者
李明辉
Li Ming-hui
机构地区
商丘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出处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2-99,共8页
Chinese Music
关键词
七律
七声音阶
十二律
曾侯乙
标准音高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3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郑祖襄.
伶州鸠答周景王“问律”之疑和信——兼及西周音乐基础理论的重建[J]
.音乐研究,2004(2):28-35.
被引量:6
2
李纯一.
曾侯乙编钟铭文考索[J]
.音乐研究,1981(1):56-69.
被引量:50
3
方建军.
伶州鸠与周代的七律[J]
.音乐研究,2007(4):40-44.
被引量:5
4
崔宪著..曾侯乙编钟钟铭校释及其律学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333.
5
黄翔鹏.
曾侯乙钟、磬铭文乐学体系初探[J]
.音乐研究,1981(1):24-55.
被引量:117
6
王力主编..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0:1817.
7
项阳.
金石以动之 丝竹以行之——中国早期多声音乐思维浅识[J]
.人民音乐,2015(12):40-41.
被引量:12
8
王湘.
曾侯乙墓编钟音律的探讨[J]
.音乐研究,1981(1):70-80.
被引量:23
9
李纯一.
曾侯乙墓编钟的编次和乐悬[J]
.音乐研究,1985(2):63-71.
被引量:34
10
谭维四,冯光生.
关于曾侯乙墓编钟钮钟音乐性能的浅见——兼与王湘同志商榷[J]
.音乐研究,1981(1):81-89.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项阳.
一把解读雅乐本体的钥匙——关于邱之稑的《丁祭礼乐备考》[J]
.中国音乐学,2010(3):18-28.
被引量:18
2
裘锡圭,李家浩.
曾侯乙墓钟磬铭文释文说明[J]
.音乐研究,1981(1):19-23.
被引量:31
3
李纯一.
曾侯乙编钟铭文考索[J]
.音乐研究,1981(1):56-69.
被引量:50
4
陕西临潼发现武王征商簋[J]
.文物,1977(8):1-7.
被引量:33
5
冯洁轩.
论郑卫之音[J]
.音乐研究,1984(1):68-85.
被引量:54
6
李学勤.
西汉晚期宗庙编磬考释[J]
.文物,1997(5):24-26.
被引量:15
7
黄翔鹏.
均钟考——曾侯乙墓五弦器研究(上)[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9(1):38-51.
被引量:44
8
七律定均五声定宫[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3):77-81.
被引量:18
9
郑祖襄.
伶州鸠答周景王“问律”之疑和信——兼及西周音乐基础理论的重建[J]
.音乐研究,2004(2):28-35.
被引量:6
10
崔大庸,房道国,孙涛.
山东章丘市洛庄汉墓陪葬坑的清理[J]
.考古,2004(8):3-16.
被引量:79
共引文献
236
1
黄大同.
曾侯乙编钟十二声名结构样式与生成之推导(上)——兼论其证据与推理方式[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2):69-87.
被引量:4
2
宋克宾.
论曾侯乙甬钟乐律铭文中“宫调关系”的分类[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1):92-101.
被引量:1
3
张闻捷.
王孙诰编钟的乐制与器主[J]
.三代考古,2018,0(1):359-371.
4
谢雅妍.
战国遣策与楚地墓葬所见的赗赙现象新探[J]
.古代文明辑刊,2021(1):122-159.
5
韩鹏翔.
以曾侯乙墓为例探讨商周时期的赗赙制度[J]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22(1):203-208.
6
蒋鲁敬.
战国楚墓出土遣策所记的兵器“戈”[J]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21(1):211-224.
7
蒋鲁敬.
出土楚简视野下的战国楚墓考古研究——以出土楚简的战国高等级楚墓为中心[J]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19(1):307-315.
8
滕铭予.
淅川和尚岭墓地年代新论[J]
.边疆考古研究,2023(2):111-131.
9
李春桃.
新见楚国平夜夫人戈研究[J]
.古文字研究,2020(1):314-320.
10
黄大同.
“纪之以三,平之以六,成于十二”释义[J]
.文化艺术研究,2009,2(5):117-128.
被引量:4
1
江上帆.
曾侯乙编钟:余音绕梁两千余年[J]
.科学之友,2022(1):66-67.
2
冯唐.
我对人生的一点感悟[J]
.书摘,2022(2):117-121.
3
田文(编绘).
战国曾侯乙编钟[J]
.小猕猴(智力画刊),2021(12):32-33.
4
梁玉.
关于曾侯乙镈钟的几点思考[J]
.黄河之声,2021(16):77-79.
5
张鹂.
编钟的“重生”:当代编钟的制作与使用——从曾侯乙编钟到中国音乐学院雅乐团24件套编钟[J]
.乐器,2022(2):25-29.
被引量:1
6
晴天.
探秘海昏侯(续前)[J]
.小学生之友(阅读写作版)(下旬),2021(1):28-31.
7
刘武辉.
曾侯乙尊盘的审美分析[J]
.艺术家,2021(11):16-17.
8
陈茹苑.
曾侯乙编钟的历史意义与价值[J]
.雨露风,2021(10):65-66.
9
陈兴华.
“今筝”的研制与使用[J]
.乐器,2022(3):12-13.
10
姚克难,刘虹弦.
楚式琴造型中的崇龙文化探析——以曾侯乙十弦琴为例[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22,35(1):76-83.
被引量:1
中国音乐
202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