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玉—稻的配套栽培技术
出处
《中国农技推广》
2002年第6期34-34,共1页
Chin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
1黄惠绿,曾亚成.龙海市“稻稻马铃薯”粮食三熟高效栽培模式[J].福建热作科技,2007,32(3):31-31. 被引量:2
-
2陆华华,陆惠芳.超级杂交稻甬优12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4):40-40.
-
3付建国,张奎元.甘薯栽培管理技术[J].河南农业,2009(5):41-42. 被引量:2
-
4段忠,段彦君,陈曙峰.宾川县红薯育苗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2008(5):41-42. 被引量:4
-
5姜增辉,吕雅芳.甘薯高产栽培技术[J].杂粮作物,2010,30(3):225-226. 被引量:16
-
6孔令祥.脱毒甘薯新品种烟薯25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7(7):42-42. 被引量:3
-
7曹丽.甘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J].现代农业,2013(2):10-11. 被引量:2
-
8吴发安,王克龙,洪学家.麦茬山芋的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2):127-127. 被引量:1
-
9陈文芳.迟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上海农业科技,2003(3):42-43. 被引量:3
-
10孙则华.迟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新农村(黑龙江),2011(2):62-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