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方东美的“天人合一”观及其审美意涵

On Views of“the Unity of Man and Nature”and It's Aesthetic Significance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方东美从哲学史入手,详细梳理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演变,从形而上学阐述了其丰富意涵。在方氏看来,中国哲学在“天人之际”书写了最为动人的篇章,从先秦的儒道墨直到清儒,在“天人合一”观上可以分出六大模型。“天人合一”思想建立在生生不息的中国哲学精神之上,体现了天道与人道合德并进、圆融无间的历程。方东美将“天人合一”置于中西文化比较的语境来看待,其“广大和谐”的精神在与西方二元论(天人两分)的比较中得以凸显。从“天人合一”的实现方式来看,它又极具审美意涵,因为“天人合一”无非是生命追求“尽善尽美”最高价值的实现历程,而中国美学中所谓“物我交感”“情景合一”的美感经验,也就是人与对象世界建构统一性审美关系的过程,所以“主客融合”就是“天人合一”的审美实现方式。
作者 张泽鸿 周畅 ZHANG Ze-hong;ZHOU Chang
出处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70-77,共8页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Minz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美学域外传播中的方东美经验及其意义研究”(项目编号:15BZX124)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朱光潜、宗白华、方东美美学思想形成与桐城文化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7ZDA018)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8

  • 1钱穆.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J].中国文化,1991(1):93-96. 被引量:330
  • 2(德)卜松山(Karl-Heinz,Pohl)著,刘慧儒,张国刚等译..与中国作跨文化对话 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3:271.
  • 3张岱年.天人之道辨析[J].中国文化研究,1998(3):6-10. 被引量:11
  • 4方东美著..方东美先生演讲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3:293.
  • 5方立天,薛君度主编..儒学与中国文化现代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94.
  • 6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概要[M],1985:122.
  • 7刘梦溪主编,东方美著,黄克剑,王涛编校..中国现代学术经典 方东美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492.
  • 8方东美编..中国人生哲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2:232.
  • 9方克立,李锦全主编..现代新儒学研究论集 1[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353.
  • 10方克立著..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622.

二级参考文献21

  • 1刘安.淮南子[M].诸子集成[Z].上海:上海书店,1986. 被引量:6
  • 2李翱.复性书[M]//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 被引量:3
  • 3吴毓江.墨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被引量:1
  • 4刘禹锡.刘禹锡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 被引量:5
  • 5姚春鹏.黄帝内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0. 被引量:38
  • 6王弼.老子指略[M]∥王弼.王弼集校释.楼宇列,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9. 被引量:1
  • 7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被引量:1
  • 8坛经[M]∥陈秋平,尚荣.金刚经心经坛经.北京:中华书局,2007. 被引量:1
  • 9朱熹.大学或问[M]∥朱熹.四书或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 10《列子·天瑞注》注引何晏《道论》. 被引量:1

共引文献38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