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约翰·奥斯汀是英国日常语言哲学牛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并发展了后维特根斯坦关于以日常语言分析"治疗"哲学混乱的思想,认为在语言的日常用法中存在种种难以发现的隐藏区别,如果不对此进行仔细考察,必将在哲学研究中导致种种错误。为此他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theory of speech-acts)。该理论经历了从"施行话语(performative utterance)"和"记述话语(constative utterance)"的二分说到后期言语行为理论三分说的转变,体现了一个带有原创性质的语言哲学思想的自我批判与发展。通过研究奥斯汀前后期的言语行为理论的转变,能够发掘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过程与深层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好地研究语言哲学问题。
出处
《新乡学院学报》
2021年第11期50-52,共3页
J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