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资本论》中的生产工具理论及启示 被引量:4

The Theory of the Tools of Production in Das Kapital and Its Revelation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机器(生产工具)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已成为"劳动条件"并发挥着"使用工人"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马克思阐明了作为"自动机"(生产工具)的"死劳动"与工人的"活劳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机器与相对剩余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大机器生产工具极大地提升了生产力水平,同时它在生产过程中强大的复制功能,能够促使生产出的产品边际成本趋近于零,如此一来相对剩余价值得以大量产生。马克思的"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论断的提出,显示了将机器的功能属性与应用场景相区分的重要性。"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批判,预示了"机器的社会主义应用"取代"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的历史必然性。
作者 欧阳英 Ouyang Ying
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5-44,共10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长城学者资助计划”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法)路易·阿尔都塞(Louis,Althusser),(法)艾蒂安·巴里巴尔(Etienne,Balibar)著,李其庆,冯文光译..读《资本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383.
  • 2(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李黎,郭官义译..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166.
  • 3何云峰,王绍梁.马克思劳动辩证法的新解读——“资本—劳动”权力关系的起源与变革[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72(6):49-60. 被引量:11
  • 4(美)罗尔斯著..政治哲学史讲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513.
  • 5(美)马尔库塞(Marcuse,H.)著,刘 继译..单向度的人 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231.
  • 6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1972:656.
  • 7(法)皮凯蒂著..21世纪资本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685.

共引文献10

同被引文献47

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