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关于生死观的文化思考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死亡是宗教、哲学里的一个最高命题。我国传统文化鼎立三足的儒释道“和而不同”地构成了死亡文化的底谱。列子以“元气化生”理论诠释人的生死,“生实暂来,死实暂往”,祛除死亡的困惑和惧慌。命途多舛的作家史铁生“站在死中,去看生”,堪为“达生乐死”理念的当代传承者和实践者。面临“最后结局”,无论是伟人鲁迅还是凡人崔可忻都能淡定从容,坦然接受。至于“缓和治疗”所彰显出的尊严死亡,乃是现代生活质量的题中之义,它昭示:生存并非无条件地比死亡更有价值,理应尊重临终者选择“缓和治疗”、维护“尊严死亡”的权利。
作者 沈栖
机构地区 《上海法治报》
出处 《晨刊》 2021年第6期61-63,共3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王明编..太平经合校 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0:364.
  • 2秦泉主编..道德经[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3:432.
  • 3史铁生著..秋天的怀念[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348.
  • 4史铁生著..新百花散文书系 史铁生散文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239.
  • 5史铁生著..昼信基督夜信佛[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168.
  • 6鲁迅..鲁迅全集 第1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825.
  • 7(明)江盈科著,黄仁生校注..雪涛小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27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