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历史性·本土性·民族性——当代话剧叙事中的传统空间建构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当代话剧舞台上对传统空间的建构并非是为了呼唤人们回到久远的过去,而是为了通过对传统空间的舞台再发现,服务于现代性更为完整的建构。传统空间大致以地方景观、历史场所和老年空间三种面目登场于当代话剧舞台,地方景观的建构以身体感官冲击为手段,呼唤生命中活力和诗情的复归;历史场所的建构重新梳理评定着民族的根性,在批判劣根性的同时高扬起了中国人大义、温良的美德;老年空间的建构则显现出了叙事者对当下传统技艺、风格、精神等方面继承危机的担忧。
作者 姚爽
机构地区 上海戏剧学院
出处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9-75,共7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美)卡林内斯库著..现代性的五副面孔 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452.
  • 2汤逸佩著..叙事者的舞台[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 3林兆华口述..导演小人书 全本[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917.
  • 4高静.我们还能怀旧吗?——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论怀旧电影[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1(3):37-45. 被引量:9
  • 5张笑夷著..列菲伏尔空间批判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247.
  • 6过士行著..鸟人[M].北京:中华书局,2015:426.

二级参考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