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思想看科技异化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自人类步入工业时代以来,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一方面,在数次工业革命和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科技发展初期,人作为科学技术的创造者和控制者自身的主体性也逐步增强;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纵深发展,人对科学技术产生了过度的依赖,科学技术由原初的“人类工具”反过来控制和奴役人类,致使人的主体性地位日益丧失。在科技异化的背景之下,坚持科学技术的工具性地位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以“求真”为向度的科学性和以“向善”为准则的伦理性的深度融合就成为确保人类在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
作者 陈华 王腾
出处 《学理论》 2021年第10期31-33,共3页 Theory Research
基金 江苏省2019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人类文明和类人文明: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限度研究”(KYCX19_2010,SJKY19_2327)。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843-1848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40.
  •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 3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二卷[M],1957:995页.
  • 4(德)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孙周兴译..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410.
  • 5周庠聪,刘磊.趋于“善”的科学技术与求“真”的道德规范——科技与道德的和谐发展的新论证[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5):99-101.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4

  • 1奈斯比特.2000年大趋势[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336. 被引量:11
  •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被引量:1
  • 3中共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DB].http://www.people.com.cn,2001-04-30. 被引量:1
  • 4胡锦涛.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DB].http://www.xinhuanet.com,2004-04-0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2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