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机器伦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伦理学近年得到迅速发展,它的根本目标是让机器拥有人工道德能动性,以成为人工道德行动者。人工道德能动性是一个复杂和充满争议的概念,它建立在能动性、人类能动性以及人类道德能动性概念的基础上,但又有所不同。在如何构建人工道德能动性这一问题上,机器伦理内部目前已发展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进路:连续性进路认为人工道德能动性与人类道德能动性是同质的,所以应当完全模仿人类道德能动性的机制来构造人工道德行动者;与之相反的则是非连续性进路,它主张人工道德能动性与人类道德能动性是异质的,从而没有必要完全模拟人类道德能动性。这两种进路有着迥异的内涵与特征,其哲学后果也各不相同。然而,若站在功能主义立场,考察人类的能动性与道德能动性的实现机制,人工道德能动性与人类道德能动性只能是异质的,因此非连续性进路更值得追求。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24,共8页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基金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人工道德主体的哲学论争研究”(19YBQ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