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向内抒情与自我教诲——重审昌耀的语言和诗歌形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昌耀是中国当代新诗史上重要的诗人之一。以往的昌耀研究多集中在文化、政治现实对诗歌的加持性阐释上,本文与之展开对话,强调回归文本,进行对诗歌形式的考察。本文聚焦于昌耀诗歌的语言质地、寓言性以及散文诗形式等几个重要却被忽视的方面,重现昌耀内倾的、热衷于自我教诲的诗人形象。
作者
马贵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2-178,共7页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关键词
昌耀
诗歌形式
寓言诗
散文诗
向内抒情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2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5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1
敬文东.
对一个口吃者的精神分析——诗人昌耀论[J]
.南方文坛,2000(4):52-57.
被引量:14
2
李万庆.
“内陆高回”——论昌耀诗歌的悲剧精神[J]
.当代作家评论,1991(1):74-80.
被引量:19
3
燎原著..昌耀评传[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559.
4
向卫国.
极地徘徊:论昌耀早期诗歌的意义[J]
.当代文坛,2002(3):41-43.
被引量:5
5
耿占春.
作为自传的昌耀诗歌——抒情作品的社会学分析[J]
.文学评论,2005(3):70-78.
被引量:14
6
王光明.
“归来”诗群与穆旦、昌耀等人的诗[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6-81.
被引量:8
7
洪子诚,刘登翰著..中国当代新诗史 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21.
8
(美)苏珊·桑塔格(Susan,Sontag),程巍译..反对阐释[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360.
9
(英)特里·伊格尔顿(Terry,Eagleton)..如何读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255页.
10
胡少卿.
评价昌耀诗歌的三个误区[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1):116-128.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42
1
刘湛秋.
他在荒原上默默闪光——《昌耀抒情诗集》序[J]
.文学评论,1985(6):61-64.
被引量:2
2
李万庆.
“内陆高回”——论昌耀诗歌的悲剧精神[J]
.当代作家评论,1991(1):74-80.
被引量:19
3
燎原.
诗人昌耀最后的日子[J]
.神剑,2007,0(3):28-42.
被引量:2
4
林贤治.
“溺水者”昌耀[J]
.当代文坛,2007(4):138-140.
被引量:5
5
.《昌耀诗文总集》[M].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55页,第75页,第110页,第134页,第30页,第534页,第575页,第564页,第555页,第585页,第597页,第599页,第725页,第689页,第736页.
被引量:2
6
J·G·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3页.
被引量:1
7
沈健,伊甸.《嗥叫的水手》.载《诗歌报》,1986年11月6日.
被引量:1
8
刘小枫.《沉重的内身》,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3页.
被引量:1
9
敬文东.《昌耀的英雄观与在诗中的实现》[J].绿洲,1993,:151-156.
被引量:1
10
昌耀.《诗的礼赞》,参见《命运之书》,第300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51
1
朱智勇.
自我之歌·永恒报复·“过客”心态——穆旦1976年诗作新论[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3):17-20.
2
程波.
试论昌耀诗歌中的“时间意识”——从昌耀散文诗《时间客店》谈起[J]
.诗探索,2000(3):236-246.
3
肖涛.
试论昌耀早期的诗歌创作[J]
.唐都学刊,2005,21(1):10-13.
被引量:2
4
周红燕.
在高原上行走的囚徒与圣者——论昌耀“流浪四部曲”[J]
.咸宁学院学报,2012,32(3):29-30.
5
王昌忠.
浅析陈梦家早期诗歌的精神指向[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2):32-35.
6
王昌忠.
论《梦家诗集》诗歌的精神指向[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8(5):17-20.
7
赵成孝.
昌耀:孤独的行者[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5):97-104.
被引量:2
8
肖涛.
常态生存中的焦虑与灵魂烘烤——论昌耀1986年后的诗歌创作[J]
.塔里木大学学报,2007,19(3):42-47.
9
王昌忠.
一曲女性生存宿命的悲歌——浅析叶文玲《三生爱》的悲剧美学特征[J]
.小说评论,2007(6):88-91.
10
蒋钱英.
2002—2007年昌耀研究综述[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3):106-108.
1
黄艳萍.
《池子与河流》教学设计[J]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1(1):26-27.
2
张雪飞.
关于“恶”的文化辨析——论黄孝阳的《人间值得》[J]
.小说评论,2021(4):141-146.
3
孙怡.
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探析村上春树“跳舞的小人”的象征意义[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1(8):61-62.
4
林颖.
读思结合的寓言诗教学策略[J]
.福建教育,2021(22):31-32.
5
张洁宇.
“贵族的”与“平民的”——从新诗史早期的一场争论说起[J]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1(2):33-36.
被引量:1
6
金燕萍.
细读文本:对阅读空间的深度开掘[J]
.小学语文教学,2021(2):16-17.
7
彭亚香.
高中语文古诗词中人物形象分析[J]
.读与写(下旬),2021(9):37-37.
8
魏雅帆.
《雨巷》教学设计[J]
.山海经,2021(27):0116-0116.
9
王云.
探究小学阶段现代诗歌教学策略[J]
.新课程导学,2021(21):77-78.
10
张梦.
论新诗草创期陆志韦对诗体的探求[J]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1,34(4):78-80.
当代文坛
202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