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大都市农业区不同类型村庄的乡村振兴路径研究--以上海市金山区为例 被引量:5

Study on rural revitaliz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villages in metropolitan agricultural areas--Taking Jinshan District of Shanghai City as an example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我国幅员辽阔、文化环境多样,其村庄更是具有地理环境和文化特征的异质性,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很难“一刀切”,必须分类推进。大都市农业区的农业农村特征不同于一般农业区,本研究以典型的大都市农业区上海金山区为例,基于覆盖所有行政村的问卷调查,以产业发展为标准,构建乡村类型分类矩阵,划分乡村类型,并结合不同类型村庄自身发展特色,识别共性和个性需求,探索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结果表明,上海市金山区乡村可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第一产业较强与第二、三产业较弱型(Ⅰ类),一、二、三产业均较强型(Ⅱ类),一、二、三产业均较弱型(Ⅲ类),第一产业较弱与第二、三产业较强型(Ⅳ类)。Ⅰ类村庄乡村振兴路径主要从提升农业产业能级、强化实用人才支撑、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实施;Ⅱ类村庄则从加速农产品产销对接、持续引进复合型人才、创新融合发展用地机制等方面实施;Ⅲ类村庄和Ⅳ类村庄分别从平安乡村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方面实施。本研究为全国其他农业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理论参考。
作者 逯连静 陈国荣 徐琳君 马佳 Lu Lianjing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7-12,共6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2017BGL020)。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1

二级参考文献247

共引文献3094

同被引文献50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1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