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越剧从一个地方小戏发展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剧种,并通过新中国的文化外交活动登上国际舞台,“左翼建构”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而1946年越剧《祥林嫂》的编演则是越剧左翼化的起点。上世纪40年代,“雪声剧团”将鲁迅小说《祝福》搬上越剧舞台,随后又搬上电影银幕。在剧情与艺术方面,越剧《祥林嫂》通过言情包装的方式向大众输出反封建的左翼内容,通过悲切动人的唱腔使祥林嫂的声音被更多人听见;在演出及电影放映过程中,左翼刊物乃至中共的机关刊物都为其宣传鼓呼,越剧以这部戏为契机建立起“左翼社会关系网”,为越剧参与公共政治事务创造了条件。在国共内战的背景下,“雪声剧团”积极接受中共领导,投入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成为中共上海地下党文艺战线的“第三条线”。新中国成立初期,越剧改造的“上海经验”又对戏曲改革运动和文化外交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基金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古代戏曲形式批评关键词研究”(批准号:20CZW005)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