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细颗粒物的防范与治理策略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细微颗粒物是一种粒径极小、对人体有严重危害的物质总称,其中粒径为2.5μm的可吸入颗粒物的影响最为显著。在空气质量逐渐恶化的大环境下,亟需针对此类细颗粒物进行专业化治理。文章首先介绍分析了细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及影响,其次对细颗粒物的防范与治理策略进行了论述。
作者
丁珊珊
机构地区
泰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1年第6期100-101,共2页
Resources Economization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关键词
细颗粒物
防范措施
治理策略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张理博,孙鹏,罗淑年.
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危害及其治理政策的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20,45(4):102-105.
被引量:17
2
马丽伟.
试析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措施[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32(9):133-134.
被引量:4
3
刘巍巍.
浅谈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的危害及防治对策[J]
.绿色科技,2014,16(3):97-98.
被引量:7
4
彭浩,王远玲.
大气细颗粒物检测技术及研究进展[J]
.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6):2490-2492.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44
1
黄微,肖美,何宗健.
大气颗粒物对城市污染的危害与预防[J]
.江西化工,2006,22(4):204-206.
被引量:6
2
孙龙仁,郑春霞,王文全,牛玲.
乌鲁木齐市夏季大气PM_(10)、PM_(2.5)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J]
.天津农业科学,2009,15(2):37-41.
被引量:16
3
吴国平,胡伟,滕恩江,魏复盛.
我国四城市空气中PM_(2.5)和PM_(10)的污染水平[J]
.中国环境科学,1999,19(2):133-137.
被引量:183
4
陈旭,吴永红.
对大气颗粒物污染及防治措施的探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2):183-183.
被引量:6
5
孙亮.
灰霾天气成因危害及控制治理[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10):71-75.
被引量:79
6
杨举华,董媛媛.
PM2.5污染的危害和控制措施研究[J]
.地球,2013(3):97-97.
被引量:1
7
周颖,周家斌,王磊,肖经汗,郭浩天.
武汉秋冬季大气PM_(2.5)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J]
.生态环境学报,2013,22(3):506-511.
被引量:32
8
王秦,陈曦,何公理,林少彬,刘喆,徐东群.
北京市城区冬季雾霾天气PM_(2.5)中元素特征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3,33(6):1441-1445.
被引量:74
9
吴楠.
靖江市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的预防和治理[J]
.环境与发展,2013,25(5):106-108.
被引量:2
10
古金霞,吴丽萍,霍光耀,白志鹏,杜世勇,刘爱霞,解以扬.
天津市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J]
.中国环境监测,2013,29(3):30-34.
被引量:65
共引文献
26
1
王启勇.
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的预防和治理研究[J]
.区域治理,2019,0(10):94-94.
2
刘东卫.
大贩NAKED SOUARE住宅区,日本[J]
.世界建筑,2000(5):46-49.
3
张勇.
浅析大气中颗粒物的污染及其防治方法[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0(12):141-141.
被引量:1
4
侯文斌.
煤矿大气污染与防治对策[J]
.环境与发展,2017,29(6):64-64.
被引量:2
5
严佩,翁卫国,郑成航,许希,沈之旸,高翔,倪明江,岑可法.
水泥窑尾粉尘性质对高温静电捕集的影响规律[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7,51(10):1959-1966.
被引量:2
6
李雷,胡家富,魏斌,曹玉兰,李红,高亚军.
江苏省某工业园区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绿色科技,2017,19(6):64-65.
7
齐丛亮,吴傲立,尤胜胜,李玉,沈晓玲,孙彬彬,冯丽华.
细颗粒物控制技术现状研究[J]
.节能与环保,2019,0(9):60-61.
8
李金亮,李兵,王泽华.
浅谈PM2.5的危害及治理[J]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2):43-44.
被引量:2
9
林明彬,吴金顺,刘鸿炜,张畅畅,苏壮壮,李林.
新冠疫情期间住宅建筑开窗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20,17(4):78-84.
被引量:1
10
雷钦.
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危害及其治理策略[J]
.低碳世界,2020,10(11):23-24.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12
1
胡云川,张雪钦,朱新玉.
洛阳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时间分布特征与成因分析[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0(12):30-34.
被引量:3
2
蒋剑春,应浩.
中国林业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产业化趋势[J]
.林产化学与工业,2005,25(B10):5-9.
被引量:29
3
陈曦,韩志群,孔繁华,胡徐腾.
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J]
.化学进展,2007,19(7):1091-1097.
被引量:50
4
郝宏蒙,杨海平,刘汝杰,陈应泉,李攀,陈汉平.
烘培对典型农业秸秆吸水性能的影响[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8):90-94.
被引量:13
5
张中波,田宜水,侯书林,赵立欣,孟海波.
生物质颗粒燃料储藏理化特性变化规律[J]
.农业工程学报,2013,29(A01):223-229.
被引量:5
6
刘欢,顾邢伟,王雪,韩鲁佳,肖卫华.
玉米秸秆超微粉碎与醇解液化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2015,46(11):214-220.
被引量:14
7
张阳,肖卫华,纪冠亚,陈雪礼,韩鲁佳,高崇风.
机械超微粉碎与不同粒度常规粉碎对红茶理化特性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16,32(11):295-301.
被引量:22
8
门本,马强.
隧道粉尘颗粒物的危害及控制措施分析[J]
.交通节能与环保,2021,17(1):144-147.
被引量:2
9
杨相龙,黄碧捷,徐杰佳,张茂荣.
大气颗粒物暴露及其健康效益评估方法研究[J]
.绿色科技,2021,23(20):120-122.
被引量:2
10
吕江平.
煤矿选煤厂粉尘的危害与防尘[J]
.陕西煤炭,2021,40(S02):153-155.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袁野,陈天聪,李烁.
粉碎程度和环境条件对生物质粉尘颗粒物理性质影响的研究综述[J]
.科技与创新,2024(23):123-125.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