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规定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指导着教师和家长的教学与教育行为。然而,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特征却始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探讨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论构建问题。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研制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条目体系与内容不统一、内容成人化现象严重、缺乏与其他群体标准的差异性、观察维度和视角单一化等问题。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至少可以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四个视角进行理论性的构建,形成全程性的内部标准、全程性的外部标准、阶段性的内部标准和阶段性的外部标准。多维度、多视角地探索心理健康小学生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活动特征,能够使制定的心理健康标准更贴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真实状态,以便科学构建多维度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出处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1年第7期63-66,共4页
Moder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基金
泰州学院2018年度校级重点教材建设项目(泰院教通[201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