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中性风偶像对青少年的影响——以《青春有你2》综艺选秀节目为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我国本土偶像选秀节目的制作日益精良,选秀逐渐成为各大广告商聚焦的重要投资对象,同时也成为少男少女以低成本进军娱乐圈的首要选择。节目中偶像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对青少年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文章从中国选秀节目的发展历程出发,针对节目中中性风偶像兴起的成因进行简单的探讨,探寻现行大众传媒相关内容对于青少年受众的影响程度,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家长和社会媒体工作者进行节目设置。
作者
曾雪琪
机构地区
湖南师范大学
出处
《声屏世界》
2021年第7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选秀综艺
偶像崇拜
中性化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3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黄梦瑶.
我国选秀节目伦理失范问题演进研究--从“平民造星”电视节目到“偶像养成”网络综艺[J]
.今传媒,2020,28(4):65-68.
被引量:4
2
魏彤儒,崔津泉.
青少年对“中性化”接受程度的实证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13(7):50-54.
被引量:2
3
李文娟..偶像崇拜对青少年体像及性别角色认同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0:
4
潘一禾.
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调查报告[J]
.中国青年研究,2003(2):24-33.
被引量:28
5
(美)朱迪斯·巴特勒著..性别麻烦 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198.
6
岳晓东.
论偶像—榜样教育[J]
.中国教育学刊,2004(9):17-20.
被引量:96
7
(英)弗吉尼亚·吴尔夫著..一间自己的房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47.
8
彭思源.
浅析中国选秀节目的现状与发展[J]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2010(5):56-57.
被引量:11
9
郭栋.
追星一族[J]
.中国青年研究,1998(5):42-43.
被引量:2
10
陈乐..偶像养成类选秀综艺节目发展研究——以《创造101》为例[D].大连理工大学,2019: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李少梅.
大学生双性化性别特质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4):149-153.
被引量:101
2
卢勤,苏彦捷.
性别角色与基本人格维度的相关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4):642-651.
被引量:59
3
李菲,李保强.
高校女大学生“中性化”问题探讨[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2):105-107.
被引量:4
4
中国人搜索行为研究中心.《2007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研究报告》,第7页.
被引量:1
5
Julie.《电视选秀:失控与速朽》,(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04b6601008dfu.html),2008年2月19日.
被引量:1
6
陈黛.《东方卫视“四真人秀”品牌价值超38亿》,(http://news.cnfol.com/061221/101,1280,2540913,00shtm),2006年12月21日.
被引量:1
7
李忠.《媒体自律刍议》,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http://www.cass.net.cn/cass/show_Newszsp?id=15278).
被引量:1
8
逄伟.
青少年中性化述评[J]
.中国青年研究,2009(9):5-9.
被引量:9
9
林晓珊.
青少年中性化风潮的源起:社会建构论的视角[J]
.中国青年研究,2009(9):10-14.
被引量:9
10
张艳霞.
中学生“中性化”现象探析[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25(9):1-5.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31
1
黎婕.
新媒体时代偶像团体选秀节目的发展模式分析[J]
.新闻传播,2020(18):46-47.
2
宋春燕,唐光辉,郭志荣,王博,张建军.
在高校基层党组织中开展榜样教育刍议[J]
.求贤,2021(3):48-49.
3
蒋科.
从“阳刚之气”到“雌雄莫辨”:女性中性偶像之变迁及其生产机制[J]
.当代青年研究,2023(2):51-61.
4
王思源.
高校榜样示范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5(S02):67-71.
被引量:2
5
纪东东,高娜.
情感叙事、现实映射与心理认同——对国产热播剧受众网络评价解读[J]
.当代电视,2021(5):56-61.
被引量:3
6
李利芳.
关于中学生消费型偶像崇拜现象的一些思考——以乌鲁木齐五所中学学生调查为例[J]
.传媒与教育,2018(1H):245-253.
7
吕先波,许爱民,刘翔.
大学生明星偶像崇拜现象的调查与分析——与15位奥运、世界冠军对话后的思考[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139-141.
被引量:5
8
田波琼,张晓英.
浅谈偶像——榜样教育——从“超女热”说起[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6(2):70-71.
被引量:1
9
赵章留.
“平民选秀”活动为何如此火爆?[J]
.电影评介,2007(11):76-77.
被引量:1
10
李强,韩丁.
中学生偶像崇拜特征及其与自我评价关系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0(3):23-26.
被引量:13
1
好娜.
“养成系”:偶像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兴起与困境[J]
.传播力研究,2019,0(2):5-6.
被引量:3
2
赵悦彤,孙晓娟,白倩,张向葵.
空间活动问卷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19(3):289-296.
3
常淳.
观察类真人秀节目中素人元素应用策略探析——以《令人心动的offer》为例[J]
.视听,2021(6):41-43.
被引量:3
4
邓玉莹,蔡博华.
偶像养成类节目麦当劳化现象探讨[J]
.中国报业,2020,0(2):22-23.
被引量:1
5
盛春梅.
案例二 “闹腾”的女孩[J]
.江苏教育,2021(50):47-48.
6
汪丽华.
从“碎读现象”看广播节目设置原则[J]
.采写编,2021(6):6-7.
被引量:1
7
张婷.
《考古公开课》的传播策略与文化认同建构[J]
.新闻爱好者,2021(6):65-68.
被引量:2
8
裘江南,葛一迪.
股市危机情境下社会媒体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J]
.管理评论,2021,33(5):281-294.
被引量:5
9
年大琦.
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生成机理与引导策略[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18):35-39.
被引量:10
声屏世界
2021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