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工业园区减污降碳路径探析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工业园区通过减少碳污染的排放,实现达到碳高峰,即使工业园区高速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维护良好的生态文明的必要条件。想要打造良好的生态文化,就要防止空间污染,减少碳排放。本文对我国工业园区减污降碳的价值进行分析,针对减碳面临的缺乏指导性工作等问题,提出开展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共享和管理、加强园区建设等措施,以期提升生态文明水平,打造良好的生态文化。
作者
余广彬
张正芝
丁莹莹
机构地区
临沂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
临沂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兰山大队
出处
《低碳世界》
2021年第6期68-69,共2页
Low Carbon World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工业园区
减污降碳
分类号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0
同被引文献
138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2
1
邓楚雄,卢涛,李忠武,李科.
长沙市农地利用净碳排放变化趋势及驱动因素分析[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21,44(3):9-17.
被引量:9
2
费伟良,李奕杰,杨铭,唐艳冬,张晓岚.
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工业园区减污降碳路径探析[J]
.环境保护,2021,49(8):61-63.
被引量:53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许广月,宋德勇.
中国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J]
.中国工业经济,2010(5):37-47.
被引量:400
2
许广月.
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研究[J]
.经济学家,2010(10):72-78.
被引量:146
3
田素妍,郑微微,周力.
中国低碳养殖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
.资源科学,2012,34(3):481-493.
被引量:23
4
田云,张俊飚,李波.
中国农业碳排放研究:测算、时空比较及脱钩效应[J]
.资源科学,2012,34(11):2097-2105.
被引量:318
5
田云,张俊飚.
中国农业生产净碳效应分异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13,28(8):1298-1309.
被引量:208
6
汤放华,汤慧,孙倩,汤迪莎.
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经济网络结构分析[J]
.地理学报,2013,68(10):1357-1366.
被引量:143
7
陈炜,殷田园,李红兵.
1997-2015年中国种植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与农业发展的关系[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33(2):37-44.
被引量:66
8
庞丽.
我国农业碳排放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28(12):1-7.
被引量:62
9
王亮.
盐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益及影响因素分解研究[J]
.生态科学,2015,34(5):122-128.
被引量:15
10
李春丽,唐宏,张志丹,车晓翠.
基于不同土地利用的吉林省碳排放时空格局分析[J]
.水土保持学报,2016,30(1):250-254.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60
1
赵国涛,钱国明,王盛.
“双碳”目标下绿色电力低碳发展的路径分析[J]
.华电技术,2021,43(6):11-20.
被引量:73
2
刘巍,刘敏,李沐阳,毕梦艳,陈志慧.
“双碳”目标下青岛高新区低碳发展路径研究[J]
.中国环境管理,2021,13(6):32-39.
被引量:10
3
张先治,石芯瑜.
基于双碳目标的会计与财务问题探讨[J]
.会计研究,2021(9):24-34.
被引量:39
4
刘芳.
农地利用碳效应及时空演变特征研究——以新疆为例[J]
.农业与技术,2022,42(2):83-87.
5
焦德武.
碳达峰碳中和关键领域、面临挑战与实现路径研究综述[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6):12-17.
被引量:11
6
熊华文.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能源转型路径研究[J]
.环境保护,2022,50(1):35-40.
被引量:20
7
刘树洋,周灵君,姜伟立,吴涛.
江苏省工业领域SO_(2)、CO_(2)排放特征与关联性分析[J]
.污染防治技术,2022,35(1):47-50.
8
汪炎.
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现状及发展方向[J]
.工业用水与废水,2022,53(2):1-4.
被引量:11
9
刘晓宇,周长波,任慧,王幸智,钟玲,李娜娜.
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推进现状与建议[J]
.中国环境管理,2022,14(3):30-37.
被引量:20
10
黄金凤.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广西工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路径探究[J]
.市场论坛,2022(3):77-81.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38
1
费伟良,崔永丽,刘兆香,李宣瑾,焦诗源,赵敬敏,唐艳冬.
“双碳”目标下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研究[J]
.中国环保产业,2022(12):19-22.
被引量:7
2
关琰珠,钟寅翔,吴毅彬,陈澜韵.
科技创新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区域碳排放与污染物协同减排的调控政策研究——以厦门市为例[J]
.中国发展,2021,21(5):79-88.
被引量:7
3
曾诗鸿,王成秀,董战峰.
环保投入的碳减排协同效应研究[J]
.江淮论坛,2022(4):30-37.
被引量:4
4
周颖,刘兰翠,曹东.
二氧化碳和常规污染物协同减排研究[J]
.热力发电,2013,42(9):63-65.
被引量:8
5
李丽平,周国梅,季浩宇.
污染减排的协同效应评价研究——以攀枝花市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S2):91-95.
被引量:48
6
李丽平,姜苹红,李雨青,廖勇,赵嘉.
湘潭市“十一五”总量减排措施对温室气体减排协同效应评价研究[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37(1):36-40.
被引量:15
7
毛显强,邢有凯,胡涛,曾桉,刘胜强.
中国电力行业硫、氮、碳协同减排的环境经济路径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2012,32(4):748-756.
被引量:59
8
毛显强,曾桉,刘胜强,胡涛,邢有凯.
钢铁行业技术减排措施硫、氮、碳协同控制效应评价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5):1253-1260.
被引量:25
9
刘胜强,毛显强,胡涛,曾桉,邢有凯,田春秀,李丽平.
中国钢铁行业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路径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35(7):168-174.
被引量:34
10
谢元博,李巍.
基于能源消费情景模拟的北京市主要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减排研究[J]
.环境科学,2013,34(5):2057-2064.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11
1
黄金凤.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广西工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路径探究[J]
.市场论坛,2022(3):77-81.
被引量:3
2
王贯中.
碳减排与污染防治协同增效机制研究[J]
.能源与节能,2022(6):84-86.
被引量:1
3
周铭,丁飞.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背景下的产业园区环境管理对策探析[J]
.低碳世界,2022,12(8):46-48.
被引量:4
4
杨晓亮.
我国碳中和产业园区建设探析[J]
.科技创新导报,2022,19(28):181-184.
被引量:1
5
邓万蓉,王强,张明东.
“双碳”战略目标下武威市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思路探析及建议[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23,43(3):1-4.
被引量:1
6
魏泽洋,汪自书,谢丹,刘毅.
工业园区“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技术路径研究[J]
.环境保护,2023,51(14):22-28.
被引量:3
7
杨丝路,李菲,宋风暖,杨钰,黄献明.
碳中和园区规划设计探索——以深圳建筑产业生态智谷园区项目为例[J]
.当代建筑,2023(7):51-55.
被引量:1
8
王珂英,章明伟,谢雪梅,李青青.
丽水市建设“中国碳中和先行区”的实践路径——以环境保护工作为例[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3,41(9):154-156.
被引量:1
9
孔昌昌.
企业碳排放交易机制下的环境管理园区碳中和策略[J]
.黑龙江环境通报,2024,37(5):90-92.
10
杨超,刘珊珊,陈晓慧.
面向造纸污染气体降解环境的智能远程监控系统研究[J]
.造纸科学与技术,2024,43(5):37-4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王秀秀.
新时期如何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践思考[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3,4(2):109-111.
2
秦军锋,路子强.
“双碳”目标下既有产业园区低碳化升级路径研究[J]
.低碳世界,2022,12(11):1-3.
被引量:3
3
马从越.
智慧化建设助力化工示范基地减污降碳绿色发展[J]
.新型工业化,2023,13(5):9-17.
被引量:1
4
冯钦忠,杨世童,刘俐媛,陈俊,王凯月,陈扬,崔皓.
“双碳”目标下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分析与技术要求[J]
.环境保护科学,2023,49(3):1-7.
被引量:8
5
李奕杰,王金洲,林剑,林荣.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促进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以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为例[J]
.环境保护科学,2023,49(3):8-12.
被引量:4
6
李宣瑾,贺成,夏志云,王一涵,马雅静.
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案例探析--以上海化学工业区危险废物协同处置模式为例[J]
.环境保护科学,2023,49(3):18-26.
被引量:3
7
魏泽洋,汪自书,谢丹,刘毅.
工业园区“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技术路径研究[J]
.环境保护,2023,51(14):22-28.
被引量:3
8
林德力,周莉.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低碳发展路径与评价研究[J]
.电气技术与经济,2023(7):34-36.
9
黄现统,王真,杨贵莹,王闯.
碳中和目标下的环保产业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J]
.清洗世界,2023,39(10):101-103.
被引量:1
10
范安华,李元,吴浩,张春雪,李通垒.
“双碳”背景下某新能源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建造技术研究[J]
.建筑技术开发,2023,50(S01):123-125.
被引量:1
1
罗绍芹.
论生态水利项目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
.区域治理,2020(50):82-82.
2
马玉军,刘德铭,王清,蒋刚,张梦瑶.
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意识调查——以祁连县县城为例[J]
.农学学报,2021,11(6):59-62.
被引量:1
3
万利铭.
基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中小学课程开发研究[J]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21(6):33-35.
4
詹咏,韦婷婷,叶汇彬,董滨,张领军,黄远东.
三亚河沉积物PAHs和PCBs的分布、来源及风险评价[J]
.环境科学,2021,42(4):1830-1838.
被引量:9
5
谢中逊.
基于自动化技术的医院污水处理对策[J]
.市场调查信息(综合版),2021(4):186-186.
6
刘圣华,吕哲,杨劲松,杨庆华,张慧,于波,张曼丽.
加速器质谱^(14)C微量样品制备研究[J]
.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55(6):968-975.
被引量:1
7
亓明丽,李昭梅,唐俊森,魏思雨,刘明吉,赵振池,石书林,Kimikazu Sasa,沈洪涛.
AMS-(14)C样品制备系统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J]
.同位素,2021,34(3):273-281.
被引量:3
低碳世界
202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