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血凝检验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血凝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8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每例志愿者均需完成4份血液样本采集,合计320份,按检验先后顺序将血液样本分为A组(存放时间为0 h)、B组(存放时间为6 h)、C组(存放时间为24 h)和D组(存放时间为48 h),各80例。检验并比较四组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检测值。结果A组的APTT检测值为(33.18±1.59)s,显著低于B组的(35.74±1.02)s、C组的(36.37±1.51)s和D组的(38.89±7.5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PT检测值为(16.21±0.38)s,显著高于A组的(15.34±0.76)s、B组的(15.49±0.72)s和C组的(15.14±0.4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的PT检测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FIB检测值(348.62±76.31)mg/dl,B组的FIB检测值(314.59±78.23)mg/dl,C组的FIB检测值为(340.01±70.82)mg/dl,D组的FIB检测值为(329.66±74.28)mg/dl,A组、B组、C组、D组FIB检测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成血液标本采集后及时送检,并要求检验科医护人员在6 h内完成外周血检测是保障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可靠途径。
作者 王葛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5期181-183,共3页 China Practical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38

共引文献53

同被引文献20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