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经典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治疗手段包括手术、^(131)I治疗和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131)I治疗是上述"三架马车"治疗手段中的重要一环,包括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简称清甲)治疗、辅助治疗以及清除不能手术切除的DTC转移灶(简称清灶)治疗。经过近80年的临床实践,^(131)I如何在DTC术后患者诊治中发挥其应有且充分的作用和价值仍存争议。根据临床运用场景,^(131)I治疗可分为无需^(131)I治疗、有效^(131)I治疗、无效^(131)I治疗(指有治疗指征但经^(131)I治疗后无效)、再分化后^(131)I治疗(指无^(131)I摄取功能者经再分化治疗后恢复^(131)I治疗),构成了"泛^(131)I治疗(pan-radioiodine therapy)分类管理体系"。如何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131)I治疗,仍是目前的一大临床难题。近年来,随着DTC发生发展相关分子机制研究不断深入以及研究手段不断突破,DTC相关生物标志物图谱的描绘正不断清晰,相信未来DTC患者在个体化分子标志物指导下的泛^(131)I治疗管理时代终将到来。本期重点号聚焦DTC相关生物标志物,共收录相关论著4篇,分别对免疫检查点、家族性、尿碘浓度(urinary iodine concentration,UIC)、B-Raf原癌基因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Raf proto-oncogene,serine/threonine kinase,BRAF)V600E突变等泛生物标志物(pan-biomarkers)在DTC的诊治和^(131)I治疗中的价值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作者
沈晨天
罗全勇
Shen Chentian;Luo Quanyong(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Shanghai Sixth People′s Hospital,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33,China)
出处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3-195,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4271,81901773)
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项目(shslczdzk0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