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极为重要。文化认同是身份认同、情感归属的重要前提,是中华民族增强凝聚力的重要保障。对任何国家而言,文化认同都是最基本、最深层次的认同,是一种身份的构建和归属,反映了民族共同体对自己身份识别和情感依托的集体意识。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形成各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心理基础,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纽带,是联结其他四个认同的精神血脉,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长远性和根本性作用。
作者
李锐
姜占新
机构地区
通辽市委党校
出处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21年第4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文化纽带
文化认同
民族共同体
身份识别
精神血脉
情感归属
四个认同
集体意识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8
1
林青,刘佳.
“文化润疆”的语言特点及语义内涵的多维认知解读[J]
.语言与翻译,2021(2):14-19.
被引量:6
2
李良品.
构建“中华民族学”的六点思考[J]
.社会科学家,2020,35(8):153-160.
被引量:4
3
臧乐源.
弘扬仁爱思想 促进社会发展[J]
.文史哲,1999(2):66-71.
被引量:7
4
雷军蓉.
中国舞龙运动的社会特性和价值功能[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0):1330-1332.
被引量:95
5
曾丽雅.
关于建构中华民族当代精神文化的思考[J]
.江西社会科学,2002,22(10):83-88.
被引量:49
6
黄玉珍,胡科.
试论舞龙运动的文化意蕴[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22(1):22-22.
被引量:6
7
李良品,吴冬梅.
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古镇的特征、现状与保护措施[J]
.城市发展研究,2009,16(1).
被引量:8
8
于铭松.
文化认同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1(1):50-54.
被引量:14
9
刘笃才.
中国古代地方法制的功能结构与发展[J]
.北方法学,2012,6(1):134-138.
被引量:3
10
毛迪,王智慧,洪晓波.
舞龙运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与价值认同[J]
.体育与科学,2012,33(2):29-32.
被引量:39
引证文献
4
1
谭厚锋,罗安杰.
新时代聚焦“五个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1-21.
被引量:3
2
叶斯保·沙依玛尔旦.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
.新疆社会科学(哈文),2022(2):40-46.
3
何飞虎,解乒乒.
舞龙运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与推进策略研究[J]
.武术研究,2022,7(9):99-103.
4
黄大勇,李良品.
中国各民族与中华文化之关系探析[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5(1):22-28.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8
1
袁迎春.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三种取向[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1-20.
被引量:1
2
白洁.
民族文化融入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研究[J]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4(1):83-85.
被引量:1
3
葛天博.
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现代化路径[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23,43(9):51-60.
4
孙勇,杨荣涛,刘星君.
中国陆地边疆治理现代化指向中“健全”问题探讨——以国家安全体系制度、能力、建设和塑形的叠合为中心[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9(1):175-186.
5
李良品,彭福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初探[J]
.青海社会科学,2024(1):49-58.
6
边巴拉姆.
论边疆爱国主义历史文化资源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路与机制--以西藏及涉藏州县为例[J]
.民族研究,2024(3):31-47.
7
李良品,袁娅琴.
云南少数民族从“多元”到“一体”的演进逻辑[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46(6):102-107.
8
樊娅娅.
丝路文化背景下陇原歌唱艺术创新发展探究[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4,44(4):123-128.
1
拉姆次仁.
《小学藏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结题报告[J]
.传奇故事(百家讲堂),2021(1):90-91.
2
史金波.
增强凝聚力 开启新征程[J]
.民族研究,2021(1):48-51.
3
路梅.
《现代荷汉词典》:中荷交往的文化纽带[J]
.今日中国,2021,70(4):76-77.
4
杜雁平.
身份认同与文化空间:直播浪潮下出版行业新动向[J]
.出版广角,2021(6):83-85.
被引量:2
5
董慧,王晓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现实挑战及铸牢路径[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1(4):21-30.
被引量:79
6
刘月莲.
妈祖文化的海外传播与影响[J]
.闽台缘,2018(1):33-37.
7
朱喜庆.
打造“3+2”家文化 助力企业健康发展[J]
.中国工运,2021(2):77-78.
8
纳日碧力戈,邹君.
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气、神[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1(4):15-20.
被引量:14
9
徐建华.
初中数学课堂激趣的有效策略初探[J]
.散文选刊(中旬刊),2020(12):258-258.
10
青觉.
从政治凝聚到心灵认同:新时代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基于国家的分析视角[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31-38.
被引量:38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2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