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历史镜像中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建构 被引量:1

The Construction of Marxist Ethics in the Historical Mirror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与伦理学的关系表现为“相互排斥”“相互补充”和“相互包含”三种样态。其中,“相互排斥”说与“相互补充”说都没能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建构和发展留下余地,而“相互包含”说实质上又是伦理学的,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当今之世,不论是为了批判资本主义,回应自由主义的挑战,还是为社会主义提供伦理支持,都有必要建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包含伦理学,始终把唯物史观与辩证法作为最根本方法论遵循的基础上,避免把马克思主义实证化抑或伦理化,同时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对思想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才是建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合理路径。聚焦、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还应重新思考作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价值,从而发挥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社会治理中基于道德、伦理价值的守护和引领之效。
作者 林进平 LIN Jinping
出处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2,共12页 Studies in Ethic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研究”(16BZX001)。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25

  • 1林进平,徐俊忠.伍德对胡萨米:马克思和正义问题之争[J].现代哲学,2005(2):1-7. 被引量:12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8页. 被引量:102
  • 3Philosophy G Public Affairs 8, no. I (Fall 1978) : 27 -64, hereafter cited as Husami. 被引量:1
  • 4Allen W. Wood, "The Marxian Critique of Justice," Philosophy G Public Affairs I, no. 3 (Spring 1972) : 244 - 282, hereafter cited as Wood. 被引量:1
  • 5On this point see Engels, Selected Correspondence ( Moscow, 1 g55) , pp. 454 - 455. 被引量:1
  • 6http: //www. marxists. org/ archive/marx/works/1877/anti-duhring/ch19. htm 2008 - 02 - 08. 被引量:1
  • 7MEW 21: 178; Poverty of Philosophy, New York, 1963, p. I I. 被引量:1
  • 8http: //en. wikisource.org/wiki/The_ Poverty_ of_ Philosophy/Preface_ to_ the_ First_ German_ Edition. 被引量:1
  • 9George G. Brenkert, "Freedom and Private Property in Marx," Philosophy G Public Affairs 8, no. 2 (Winter 1979 ), hereafter cited as Brenkert. 被引量:1
  • 10Kant, Gesammelte Schrifien, Berlin Academy Edition, 5:59 - 60. 被引量:1

共引文献78

同被引文献5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