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运用文本互证的方式,以《记》“遂用荐枕席”一语为突破点,探讨南北朝隋唐时期洛神形象的世俗化过程。据其间文人关于巫山、神女的用典情况,勾勒文人诗文中巫山、洛神用典由分离、并举至叠合的历史轨迹,揭示洛神形象接受由纯情走向情欲的过程,并结合《记》异于六朝志怪而接近初唐传奇的叙述形态,判定《记》故事生成于南朝梁陈后至初唐的时间段内,排除了“中唐”这个时间点,为李善注引《记》之可能提供时间佐证。在此基础上,指出《记》合乎李善注引体例,其于原文的批评意义在于引导读者对原型与创作之关系的思考,以此侧证李善注引《记》的可能性。李善注引《记》的着眼点是《记》所隐含的文学批评意义,而并非后世所见的只是一则荒谬的爱情故事,故事的荒谬性不能掩盖其所蕴含的文学批评意义,不能因故事的荒谬而否定李善注引的合理性与可能性。
出处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70-82,共13页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5YJC75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