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个体性与社会性:现代社会伦理建构的双重向度

Individuality and Sociability: The dual dimens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thics in the modern society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赫勒从伦理道德着手解答现代性危机所引发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与伦理问题。面对后现代境遇中传统普遍性道德伦理规范所遭遇的巨大挑战,她提出了个性伦理思想,通过吸纳传统伦理学的合理内核和强调个人的道德选择责任而试图努力克服现代伦理学的极端相对主义的理论局限。赫勒之所以能够避免后现代主义从根本上否认普遍性道德伦理规范作用的偏激立场,根本上得益于马克思理论传统对她的影响。同样,赫勒的个性伦理学没有完全摆脱理想性的理论困境,则与她没有充分吸纳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有着重要的关联。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中包含着重要的伦理批判维度和思想资源,在“人道主义精神”“个体在伦理道德中的作用”“人性观”和“自由观”等方面为个性伦理学的实现提供某种理论参照。我们应给以个体性与社会性同样的重视,这不仅是马克思社会伦理思想发展的内在诉求,也是建构现代社会伦理规范的必然要求。
作者 王益仁 WANG Yi-ren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16,共7页 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马尔科维奇社会批判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7FZX040) 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3072020CFJ1311) “价值论演进路向”(项目编号:3072020CFJ1312)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 1万俊人著..现代西方伦理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 2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96.
  • 3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