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过去的石刻书迹研究主要以拓本为媒介,对石刻的物理语境和文化地理属性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人们对石刻书迹的全面理解。韩文彬的研究引导人们重返历史现场,关注石刻与它们的原生环境之间的种种关系,进而阐发了石门和泰山两地的系列石刻书迹的公共性和互文性的视觉表现方式。虽然公共性和互文性的证成未必总要依赖田野调查,但把石刻的原生环境纳入考察范围无疑是开拓书法史新视野的有益尝试,可以启发我们对书法的物质性倾注更多的关怀。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2020年第9期159-163,共5页
Chinese Calli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