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刘福春的《中国新诗编年史》以编年为体例,怀着鲜明的问题意识以“新诗考古学”的方式超越既往理论限制,在更广阔的区域视野内考镜源流,完成了新诗文学场的多重还原与建构。其对文化多元同体的认知,对文学传统继承与新变的理解,对文学和个人生命之间复杂关系的梳理,都意在展现新诗发展过程中诸种力量的博弈、流动与交融。刘福春不仅回到现场,更在跨时空、互文性的对话中完成叙述,为多视角认识汉语新诗提供可能。
作者
张丽凤
Zhang Lifeng(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Guangzhou 510320,China)
出处
《晋阳学刊》
CSSCI
2020年第5期52-58,67,共8页
Academic Journal of Jinyang
基金
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媒介融合的文学生活研究”(项目编号:17BZW069)阶段性成果
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