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浩然的再发现与《艳阳天》的再评价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作家浩然与《艳阳天》之所以在1970年代声名再起,根源在于激进文化力量的重新发现、征用和推崇.首先,浩然在1966年后曾受一定冲击并在较长时间内失去了写作和出版的机会,其后借机1971年召开的北京出版工作座谈会,《艳阳天》得以再版并获得一定关注.而经1974年中央媒体的重新阐释,《艳阳天》方才成为时人追捧的杰作.但浩然及其作品在1970年代文学中的空间和地位有限,不可能与"样板戏"并驾齐驱.
作者 康斌
机构地区 西南民族大学
出处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0年第4期11-19,共9页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基金 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2019SQN24) 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2020STD06)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8

共引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