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内外韧性社区建设研究
被引量:
6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esilient Commun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城市发展,人类生活环境被严重破坏,各种灾害频发对城市居民生活造成重大影响。从最初的安全社区,再到防灾减灾社区,如今,各国都在进行韧性社区建设。研究以美国、日本为例,对韧性社区建设进行全方位比较,探讨各国做法,与我国现有的韧性社区建设比较,总结其中问题,以辅助我国的社区灾害救助工作顺利开展。
作者
孙德峰
苏经宇
机构地区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
出处
《城市住宅》
2020年第5期95-97,共3页
City & House
关键词
住区规划
社区营建
韧性社区
分类号
TU984.12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6
同被引文献
49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2
1
向铭铭,顾林生,韩自强.
韧性社区建设发展研究综述[J]
.美与时代(城市),2016,0(7):117-118.
被引量:24
2
林家彬.
日本防灾减灾体系考察报告[J]
.城市发展研究,2002,9(3):36-41.
被引量:34
二级参考文献
5
1
游志斌.
美国政府构建“减灾型社区” 的经验[J]
.中国减灾,2005,15(7):46-47.
被引量:5
2
[2]Zhongming Yue:,UNCRD Rsearch Report Series No.40,2000
被引量:1
3
郭正阳,董江爱.
防灾减灾型社区建设的国际经验[J]
.理论探索,2011(4):121-123.
被引量:16
4
罗章,李储学.
借鉴美国减灾型社区经验提升我国社区应急力[J]
.华东经济管理,2013,27(3):146-151.
被引量:13
5
张素娟.
国外减灾型社区建设模式概述[J]
.中国减灾,2014(1):52-57.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56
1
罗强强,李妍.
边疆城市韧性社区治理研究——基于云南省景洪市孔雀湖社区的个案研究[J]
.昭通学院学报,2022,44(4):22-28.
2
辛吉武,许向春,陈明.
国外发达国家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现状及启示[J]
.中国软科学,2010(S1):162-171.
被引量:8
3
杨映明,杨鹏,刘建中.
提高云南省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的对策建议[J]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9):137-138.
4
吕超.
透过汶川地震对提升我国建筑设施抗灾能力的思考[J]
.经济师,2009(4):69-70.
5
吕超.
国外减灾综合能力建设的具体实践与经验借鉴[J]
.经济师,2009(5):26-27.
被引量:5
6
夏志勇,王崑声.
关于我国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减灾综合能力建设的思考[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9):90-92.
被引量:3
7
田钊平.
减灾防灾、政府责任与制度优化[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4):180-186.
被引量:8
8
韩晋,夏志勇.
我国防灾、抗灾、救灾综合能力建设体系构建研究[J]
.理论探讨,2010(2):79-82.
被引量:3
9
许向春,辛吉武,陈明.
国外发达国家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现状[J]
.气象软科学,2010(2):110-122.
10
张明池,张凌浩.
系统设计思维下的地震应急类产品开发[J]
.包装工程,2010,31(14):18-21.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49
1
唐文玉.
政党整合治理:当代中国基层治理的模式诠释——兼论与总体性治理和多中心治理的比较[J]
.浙江社会科学,2020(3):21-27.
被引量:64
2
陈文涛.
基于社区的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J]
.中国管理科学,2007,15(z1):733-736.
被引量:12
3
张静.
政治社会学及其主要研究方向[J]
.社会学研究,1998(3):17-25.
被引量:99
4
何增科.
社会大转型与市民社会理论的复兴[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7(3):23-26.
被引量:13
5
左书华,李九发,陈沈良.
海岸侵蚀及其原因和防护工程浅析[J]
.人民黄河,2006,28(1):23-25.
被引量:22
6
范维澄,刘奕,翁文国.
公共安全科技的“三角形”框架与“4+1”方法学[J]
.科技导报,2009,27(6):3-3.
被引量:91
7
张海波,童星.
应急能力评估的理论框架[J]
.中国行政管理,2009(4):33-37.
被引量:115
8
刘斌志.
5·12震灾后的社区重建:含义、策略及其服务框架[J]
.城市发展研究,2009,16(4):50-55.
被引量:12
9
孟伟,万峻,雷坤.
渤海湾潮间带湿地物质交换功能的历史比较[J]
.海洋通报,2009,28(5):7-12.
被引量:5
10
胡澎.
日本“社区营造”论——从“市民参与”到“市民主体”[J]
.日本学刊,2013(3):119-134.
被引量:103
引证文献
6
1
毛路.
韧性视角下城市社区规划与建设研究[J]
.美与时代(城市),2021(5):122-123.
2
刘娜.
城市韧性社区建设路径研究[J]
.城市住宅,2021,28(9):162-163.
被引量:1
3
颜烨.
社区应急的制度-结构因素与韧性能力建设[J]
.党政研究,2022(2):108-117.
被引量:10
4
张力伟,赵仕杰.
风险社会背景下我国韧性社区建设问题探析[J]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4(1):50-59.
被引量:1
5
陈江滟,殷利华.
应对海洋灾害的NbS活体海岸线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与实践述评[J]
.中国园林,2023,39(5):139-144.
被引量:1
6
任园园,张勤.
演进韧性视角下城市社区治理转型:从结构到过程的建设路径[J]
.南京社会科学,2024(2):65-7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张青,李晨,黄智莉.
基层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汕尾探索[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2(11):86-97.
被引量:1
2
吴天虹,章安鹏,唐子轩,徐菊芬.
基于韧性社区理念的社区公共空间供需矛盾研究——以南京市苏州路社区为例[J]
.城市建筑空间,2022,29(4):202-204.
被引量:2
3
宁世强,高郭平,李晓艳,康与涛.
基于3D-3MIEIC Model的社区灾害韧性评价研究[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22,42(6):1264-1271.
被引量:1
4
王增文,王菁,吴健.
我国城市社区应急管理政策的注意力变迁及逻辑演绎——基于2003—2022年中央政策文本的实证分析[J]
.社会政策研究,2022(3):35-46.
被引量:11
5
王倩.
场域理论视角下韧性社区治理逻辑与风险解构策略[J]
.求索,2022(6):122-130.
被引量:17
6
颜烨.
积极风险治理:基于三农领域的认知与行动策略探析[J]
.江淮论坛,2022(5):56-61.
被引量:2
7
焦贺言.
廊坊北三县农村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研究[J]
.绿色科技,2023,25(2):198-201.
被引量:1
8
汪超,宋纪祥.
共同缔造:社区韧性的一种本土化理论探诘[J]
.社会科学研究,2023(4):32-41.
被引量:10
9
王曙光,徐辛迪.
黑龙江省洪涝灾害应急管理研究与优化路径[J]
.黑龙江环境通报,2024,37(1):26-29.
10
龚会.
超大城市社区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危机的韧性治理及其策略[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4(2):25-33.
被引量:1
1
崔明家,王兴鹏.
韧性视角下城市社区灾害应对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
.广西城镇建设,2019,0(12):119-122.
被引量:9
2
李献峰.
市政给排水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研究[J]
.幸福生活指南,2019,0(38):0121-0121.
3
汤羽扬,杨柳溪.
自下而上:引导居民参与社区营建案例分享[J]
.北京规划建设,2020(2):53-56.
4
胡旭映,孙善兵.
坚守底线思维,深入做好基层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J]
.上海安全生产,2020,0(2):31-32.
5
黄成名,鄢蓉,彭刚志,李林,胡华,权晓霞.
宜昌市城区行道树应用现状及发展建议[J]
.湖北林业科技,2020,49(3):68-71.
被引量:2
6
廖茂林.
社区融合对北京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30(5):118-126.
被引量:41
城市住宅
202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