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勒交响创作思维中的声乐引征——以《流浪少年之歌》与《第一交响曲》第一乐章为例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被称之为"歌曲—交响曲作曲家"的马勒常引征声乐材料(其本人或他人的声乐曲调),巧妙地将其作为孕育其交响曲的"种子"或"胚胎",并使其"生长"成为贯穿全曲的重要动力。本文主要以声乐套曲《流浪少年之歌》之第二首《今晨我穿过原野》与《第一交响曲》第一乐章为例围绕"叙事内涵""音乐主题""美学原则"三方面进行梳理、呈现与对比,以此来阐明马勒"歌曲—交响"的"创作思维"。
作者
蒋律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
出处
《当代音乐》
2019年第11期91-97,共7页
Modern Music
关键词
马勒
《流浪少年之歌》
《第一交响曲》
创作美学
分类号
J614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孙国忠.
论马勒的交响思维[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8(3):81-88.
被引量:8
2
孙丝丝.
交响曲中的“无词歌”——马勒《第五交响曲》中的歌曲引征及意蕴解读[J]
.人民音乐,2015(5):88-91.
被引量:2
3
陈鸿铎.
谈马勒《第一交响曲》的音乐创作[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4):39-47.
被引量:6
4
李秀军.
《流浪少年之歌》与《第一交响曲》的音乐学分析[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2):52-59.
被引量:3
5
孙国忠.
马勒百年祭[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4):129-143.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43
1
孙国忠.
论马勒的交响思维[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8(3):81-88.
被引量:8
2
孙国忠.
马勒交响曲的哲理内涵[J]
.中国音乐学,1989(4):77-85.
被引量:11
3
库尔特·布劳柯普夫.《马勒——未来的同时代人》,P.79.
被引量:1
4
Natalie Bauer-Lechner :. 《Recollections of Gustav Mahler》, P. 158.
被引量:1
5
Natalie Bauer-Lechner :. Gustav Mahler in den Erinnerungen von Natalie Bauer-Lechner. Diary entries ed. by H.Killian. Hamburg, 1984, P. 174.
被引量:1
6
Constantin Floros : 《Gustav Mahler》, p. 47.
被引量:1
7
Natalie Bauer-Lechner :.《Recollections of Gustav Mahler》, P. 31.
被引量:1
8
Natalie Bauer-Lechner: 《Recollections of Gustav Mahler》, Faber and Faber, London, 1980, P. 30.
被引量:1
9
库尔特·布劳柯普夫.《马勒—未来的同时代人》,高中甫译,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8月,第63页.
被引量:2
10
《Selected Lettles of Gustav Mahler》 The original editionby Alma Mahier, enlarge and edited by Kunt Mariner. Faber and Faber, London, 1979, P. 362,P.81.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1
1
孙红杰.
马勒音乐中的逆饰与反语——以《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为例[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1):51-55.
被引量:1
2
檀革胜.
坎切力的交响思维研究——以最后三部交响曲为例[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0(4):23-36.
被引量:5
3
孙国忠.
马勒百年祭[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4):129-143.
被引量:9
4
祁石.
浅谈马勒交响乐中的一般创作特征[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2(5):65-67.
5
王音.
论对比因素在套曲《漂泊艺徒之歌》中的整体性呈现[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5):112-114.
6
姜宗钊.
略谈马勒早期交响曲中的“歌曲交响化”现象——以《第二交响曲》为例[J]
.音乐时空,2015,0(21):44-44.
7
孙国忠.
十九世纪音乐:古典传统与浪漫主义[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6(1):4-23.
被引量:13
8
王燕.
《音乐分析与创作基础教程》对曲式教学的指导[J]
.艺术评鉴,2016,0(21):1-8.
被引量:2
9
杨晓琴,杨小影.
从《第五交响曲》看马勒创作风格的转变[J]
.音乐探索,2017(2):93-98.
10
李鹏程.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陈鸿铎学术研究述评[J]
.当代音乐,2017(11):5-9.
同被引文献
8
1
赵帝淞.
试析大号在古典音乐中的应用[J]
.艺术教育,2015(11):185-185.
被引量:3
2
余倩.
“大号是一根没有大脑的铜管” 铜管教父阿诺德·雅各布斯[J]
.音乐爱好者,2016,0(2):13-17.
被引量:1
3
杨杰民.
“繁花”:马勒《第一交响曲》最初的第二乐章?[J]
.音乐爱好者,2016,0(4):38-41.
被引量:1
4
张宏伟.
深刻的真实 马勒及其《第一交响曲》漫谈[J]
.音乐爱好者,2018,0(6):36-37.
被引量:1
5
袁野.
交响乐作品在铜管乐器中的使用和创新[J]
.民族音乐,2021(2):8-10.
被引量:2
6
幸念.
浅谈大号在古典音乐中的有效应用[J]
.戏剧之家,2021(20):73-74.
被引量:1
7
薛鼎元.
感性临听后并叙事--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个案研究[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1(4):21-24.
被引量:1
8
张晨.
音乐自传:马勒《第一交响曲》的内在叙事[J]
.人民音乐,2022(9):82-8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矫健.
铜管乐器大号在交响乐团中的编制及其演奏分析[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9):132-135.
2
王恒珷.
马勒《第一交响曲》的音乐叙事研究[J]
.艺术评鉴,2023(18):123-128.
1
刘超.
创作音乐主题 培养求异求新思维[J]
.女人坊,2020,0(3):00279-00279.
2
蒋律.
“非八度周期循环音阶”创作理论在当代音乐中的应用实践--以高为杰《路》为例[J]
.当代音乐,2020(5):99-104.
3
崔英姿.
莫扎特声乐套曲《你们欢呼雀跃吧》——“启蒙运动”思潮影响下的“人性”与“自由”[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0(1):157-158.
4
史良.
虚构游戏中体验“真实的现实”——试论彼得·汉德克早期创作美学与真理观[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1(2):21-28.
被引量:2
5
张丽.
巴赫金“表述”研究的再阐释[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9,0(2):332-343.
被引量:1
6
邢成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台湾地区现实题材儿童电影文化透视[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2(2):125-132.
当代音乐
2019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