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接受美学理论的视角考察美国翻译家葛浩文翻译苏童的小说《碧奴》的情况可以发现,译者着眼适应目标语国家读者的接受,关照译作读者的"期待视野",创设"召唤性结构",注重跨文化接受的"历史效果",在准确传达原著的形与神的前提下,对原文进行了归化、省略等适当的语言变异,这样的翻译策略有利于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学的理解和接受,有助于中国文学在西方世界传播。
出处
《西部学刊》
2020年第3期136-139,共4页
Journal of Western
基金
2019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重述神话小说的英语译介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编号:L19BWW00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