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劳工生活真苦历史教科书上一般这样概括:旧社会的中国劳苦大众生活得水深火热、饥寒交迫。那么,能“量化”这种宏大叙事吗?《新青年》1920年5月7卷6号刊发的李幽影《北京劳动状况》一文,介绍了北京36类行业或工人做工、收入的状况。这是一次不错的“量化”尝试。这份调查涉及印制、印铸、电灯、地毯、造胰等9个现代产业或工种,产业工人每天劳动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月工资在7—29元之间不等,比如财政部印刷局工人8—15元不等、印铸局工人8—29元不等(工头35—55元)、造胰(即肥皂)工人8—9元,织布厂工人最低,只有7元。
出处
《前线》
CSSCI
2020年第5期93-94,共2页